[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1477.6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8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唐月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利洪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用电 管理 终端 短路 报警 功能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经常面临用户窃电的问题,给供电部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如何防止用户窃电,成了电力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电力供应的紧张,对用户管理终端的要求也很高。它不仅能检测电网情况,采集电能量,还要具有检测用户是否窃电,并能立即报警的能力。但是,由于窃电技术的复杂性,普通的检测手段不能准确地反映用户是否窃电。因此,所采用的检测手段是否准确可靠,都成了一个未知数。所示,尽管很多用电管理终端已经在现场工作,并声称可以低压侧短路报警,由于没有检测手段,该项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从目前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有部分终端在发生低压侧短路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报警。
因此,研究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来检测发生低压侧短路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主动报警成了电力部门的一个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控制模块及判断模块,所述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与用电管理终端串联,用来模拟短路的情形,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的短路报警功能;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检测电路模拟短路或未短路的情形,所述检测电路将电流传输给用电管理终端,所述用电管理终端检测接收电流之后的阻抗值判断所述检测电路是否有短路,并将相应信息传输至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报警是否正确,所述判断模块接收用电管理终端传输的信息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其中,所述相应信息是指所述用电管理终端检测到有短路时发出的短路报警,或未检测到短路恢复时发出的恢复报警。
更具体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互感器及继电器,所述互感器将高压电转化成低压电,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继电器连接指定的开关端模拟短路或未短路的情形。
更具体地,所述检测电路有6组电流,分别对应互感器高压侧ABC三相正负电流端子及互感器低压侧ABC三相正负电流端子。
更具体地,所述判断模块通过通信数据线或无线通信网络给用电管理终端传输信息。
更具体地,所述通信数据线采用485标准或232标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与用电管理终端串联连接,预先在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的判断模块作与该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的控制模块接收的命令相应的短路的记录及规定反应时间;
步骤2: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的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命令控制继电器选择相应的开关端模拟与命令相应的情形。;
步骤3:用电管理终端检测阻抗值,判断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的检测电路是否有短路,决定是否要报警,将是否要报警的信息传输至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的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根据短路的记录及规定的反应时间,判断用电管理终端的报警是否正确及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报警;
步骤4: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的判断模块根据用电管理终端传输的信息判断用电管理终端的短路报警功能。
更具体地,在步骤1中,所述控制模块接收的命令为短路、恢复短路或旁路工作的命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发明的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用户各种二次侧短路窃电现场,正确判断用电管理终端能否对该种用户窃电行为进行报警,以确保用电管理终端的功能完善,性能可靠,避免发生误告警或少报警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检测电路旁路工作时的电路流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检测电路短路时的电路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检测电路短路恢复时的电路流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的装置,该装置与用电管理终端串联连接,模拟短路或未短路的情形检测用电管理终端短路报警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苯乙烯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脉宽调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