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愈合治疗仪和骨愈合治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1732.7 | 申请日: | 200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余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愈合 治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愈合治疗仪和骨愈合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治疗骨不连的趋势基本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手术切除坏死部分、髓内钉并植骨和经皮注射红骨髓。手术切除坏死部分就是将骨不连部位的硬化端和纤维组织切除后成新鲜骨折并植骨的方法来治疗骨不连,这个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不能治疗顽固性骨不连。髓内钉并植骨的方法,近年来应用较多,但是手术复杂,病人承受很大痛苦,并且该方法不能应用于慢性骨髓炎,肌肉、肌腱、神经、血管不可恢复的损伤的骨不连病人。髓芯减压手术,尝试采用抽取红骨髓提取干细胞注射到坏死区的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但是该方法目前剂量、效果都不明确,并且一旦股骨头塌陷就不可以再用干细胞治疗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皮肤刺激性小且促进骨不连的骨折部分愈合的骨愈合治疗仪和骨愈合治疗方法。
一种骨愈合治疗仪,其包括电源产生装置和输出电极,该电源产生装置产生一系列正弦波电流信号给输出电极,该输出电极作用于骨不连治疗部位产生电场,其中,该电场的频率是80Hz~120Hz。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的第一种改进在于:该电场的电压范围是-15V~+15V。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的第二种改进在于:该正弦波电流信号是中频信号。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的第三种改进在于:该输出电极是两对,其中一对输出电极的输出频率是4000Hz,另一对输出电极的输出频率范围是4080Hz~4120Hz。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的第四种改进在于:该电源产生装置包括键盘、单片机、两个正弦波发生器、两个数/模转换器和两个集成运算放大器,该键盘与单片机连接并用于控制电压幅度,该单片机控制该可编程正弦波发生器产生正弦波后经过数/模转换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给输出电极。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的第五种改进在于:该单片机是AVR单片机,该正弦波发生器是ML2035芯片,该数/模转换器是DAC0832芯片。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的第六种改进在于:该骨愈合治疗仪还包括一个与单片机连接的显示器,用于显示运行状态,包括电压幅度和频率。
一种骨愈合治疗方法,其包括采用两组中频正弦波电流差频为80Hz~120Hz的电场刺激待治疗的部位,该两组中频正弦波分别是频率是4000Hz的正弦波和频率范围是4080Hz~4120Hz的正弦波。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方法的第一种改进在于:该两组中频正弦波的最大调制幅度是±15V。
本发明骨愈合治疗方法的第二种改进在于:该方法进一步限定治疗时间是每天一次,每次治疗60分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和骨愈合治疗方法采用无创的相干电场治疗骨不连,骨不连部位在低频80Hz~120Hz信号的刺激下,能使骨痂生成加速,对局部皮肤的痛阈有显著提高,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并对交感神经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能够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对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由多种因素共同促进骨不连的骨折部分的愈合,并且利用人体皮肤对4000Hz左右的中频电流的阻抗低,作用部位深,无电解作用,对皮肤刺激性小,人体能耐电流强度较大的优点,采用80Hz~120Hz的相干电场来促进骨不连部位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骨愈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