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贴膜LED显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2383.0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6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辉;简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志辉;简稚文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led 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LED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一种以LED发光灯或发光晶片为发光体的显示模块为单元,多个模块单元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排列而制成的显示器。它在显示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户内、外的大型显示屏,条型屏、信息发布板等。随着电子技术、加工工艺,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LED显示器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LED显示屏性能,单位面积解析度更高,色彩更逼真丰富,价格更低廉。
现有LED显示模块的结构如图1所示的一个LED点阵模块图例可以看出,包括外壳套件3、带有管脚的LED驱动电路板4、透光膜6和按不同排列方式固定在LED驱动电路板上的LED发光体1。在制作过程中,一般是将LED发光体1和LED驱动电路板放入外壳套件3中,然后灌入环氧树脂密封胶高温固化将整个部件密封。然而,这种传统的LED显示模块存在着下述的缺陷:
1.外壳套件和LED驱动板经胶体高温固化为一体后便不可能打开维修,如果发现某个LED存在问题,只好把整个模块报废,因此其废品率在1%以上,报废量大;
2.外壳套件因生产工艺的要求,其厚度及LED象素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用该方式生产的LED单色点阵模块点间距现在一般最小只能做到2mm,LED双色模块一般最小点间距为4mm,LED全彩色模块点间距为一般最小点间距6mm;
3.注胶工艺及外壳套件的限制,该种模块厚度一般均在8mm以上,不能满足超薄LED显示屏的需要;
4.胶体及外壳重量的影响,该种模块生产的显示屏,重量较重;
5.胶体颜色一般为半透明乳白色和透明色,LED显示模块显示的颜色只取决于发光体颜色,不能改变;
6.模块结构已决定了其生产工序多、时间长。如图18所示其制作工艺包括:单个PCB打针、固晶、焊线、前测、整体灌胶、抽真空、高温成型、后测试。特别是为了保证灌胶的质量,需要进行表面覆盖薄膜、真空除气泡、灌胶、固化及表面残胶清理等多道工序;
7.外壳套件决定了该种模块在完成后不能再次分割。
LED传统模块的生产,已有近30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传统模块的竞争已到恶性竞争状态,LED显示模块厂家大部分已转入LED发光管的生产及应用,LED显示模块生产厂家举步维艰。近几年也有人对LED显示模块做过一些改良,但大部分不成功,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种模式:
(一)对外壳套件的工艺及模具进行改良,使其更精细,外观更美观,该种方式还是没有跳出传统LED显示模块的设计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取消外壳套件,使用局部固胶方式。如图2所示的多个单独的局部固胶点2.1可以看出,该模块已跳出了传统LED显示模块的设计思想。但仍然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①单独的局部固胶点因无限制和分割,要保持胶体的大小均匀很不容易;
②胶体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容易氧化变色;
③该LED显示模块的外观形状同传统模块有巨大的差异,用户难以接受,因此这种结构的LED显示模块不能形成市场。
(三)使用特殊的PCB板结构工艺。如图3所示在LED驱动电路板4.2的表面上加工出多个凹槽4.21,然后再点胶2.2的结构。该模块在设计上已有了飞跃,但依然存在下面的问题:
①该种PCB板生产必须使用专用模具进行冲压,生产设备不能使用传统的PCB工艺,因此,目前这种结构的PCB板多数在台湾生产和加工,别的地区很少生产和加工,使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②PCB板成本很高,现在市场上其单块PCB板的售价已超过了传统LED显示模块的整体价格,使用LED显示模块的生产厂商无法接受如此高昂的价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薄、重量轻、点阵模块点间距可以大大小于现有LED显示模块的,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和废品率大幅度降低,可取代传统LED行业中户内各种LED显示模块的新式结构的LED显示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除了达到上述目的外,还可以改变LED显示模块显示的颜色的LED显示模块。
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目的是除了达到上述两个目的外,还可以让LED显示模块分割成较小的、不同形状的LED显示模块,然后再单独使用或排列组合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志辉;简稚文,未经田志辉;简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2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半挂车的鹅颈装置
- 下一篇:延年益寿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