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相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2741.8 | 申请日: | 200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魏史文;郑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扬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相机 模组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在移动电话上的数码相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向着多功能的趋势发展,具有数码相机模组的移动电话一经推出便倍受消费者的欢迎。应用在移动电话的数码相机模组不仅需要具有较好的成像功能,而且需要其结构与移动电话外壳结构相配合以达到节省移动电话内部空间的目的,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移动电话薄形化发展的需要。
请参阅图1,一种现有数码相机模组300安装在移动电话100内,该数码相机模组300包括一镜座301及一镜筒302,该镜座301和镜筒302通过螺纹连接成一体,该镜座301及镜筒302的外周缘与其各自自身的顶面相交处呈直角。该移动电话100包括一机体1001,该机体1001具有一曲面部分1004与一平面部分1005。
所述数码相机模组300缺点在于:将该数码相机模组300安装在移动电话100内时,若将该镜筒302的外周缘与顶面相交处抵持在该移动电话100基体1001的曲面部分1004与平面部分1005的临界点1002或临界点1002向平面部分1005的一侧,会使该移动电话100顶部空出很大的空间1003,从而增加了该影像感测模组300在移动电话中所占的体积。若将该镜座301及镜筒302锋利的由其外周缘与顶面相交处呈的直角边缘直接抵持在该移动电话100机体1001的曲面部分1004上,不仅容易使该移动电话100的机体1001内部受损,而且该直角外边缘会抵顶曲面部分1004,会使镜筒302的顶面与平面部分1005间产生一定的间隙,从而增大了整个数码相机模组300在移动电话100中占用的体积,既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移动电话100的厚度,不利于移动电话向薄形化方向发展,且也由于镜筒302的顶面与平面部分1005间有间隔,而使该数码相机模组300在移动电话100中的安装稳定性变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小与移动电话内部配合空间的数码相机模组。
此外,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组装该数码相机模组的方法。
一种数码相机模组,其包括一影像感测模组和与其相连接的一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顶面周缘为曲面。
一种数码相机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影像感测模组;
提供一顶面周缘为曲面的镜座;
提供一顶面周缘为曲面的镜筒;
将所述镜座和镜筒相连接组成一镜头模组;
将所述镜头模组和影像感测模组相连接。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数码相机模组采用具有曲面外形的镜座和镜筒,不仅避免了锋利边缘对与其配合壳体的损伤,而且减少其所占的空间。
所述数码相机模组组装方法简单,加工容易,易于达到减小移动电话体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数码相机模组安装在移动电话上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数码相机模组封装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数码相机模组安装在移动电话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数码相机模组200包括一影像感测模组50和一镜头模组60。该影像感测模组50包括一基板52、一影像感测芯片54、若干焊线56和一透明盖体58。该镜头模组60包括一镜座62、一镜筒64和一镜片66。
该基板52大致呈平板状,通常由陶瓷或玻璃等材料制成,其具有一顶面520,在该顶面520上设有若干第一焊垫522。
该影像感测芯片54设置在该基板52的顶面520上,该影像感测芯片54的顶面中部具有一感测区540,在该感测区540周围布设有若干的第二焊垫542,所述第二焊垫542用于输出该影像感测芯片54产生的影像信号。
所述若干焊线56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焊垫522,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焊垫542,从而实现基板52与影像感测芯片54的电连接。
该透明盖体58设置在影像感测芯片54之上,其由透光性好的玻璃或塑料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扬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扬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2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构件制作方法及所采用的设备
- 下一篇:保油轴承结构与风扇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