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输入输出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3293.3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秦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8 | 分类号: | H01Q21/28;H01Q1/38;H01Q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输出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尤指一种多输入输出天线。
背景技术
超宽带通信(Ultra Widebnd,UWB)设备是工作于频率为3.1-10.6GHz的频段,为使通信设备可发射和接收UWB通信的讯号,并达到多输入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的功效。许多通信设备安装有复数天线单元以形成天线阵列。如此,不仅需要将每一个天线单元的体积设计得较小,而且需要有效隔离每一个天线单元之间的干扰,才可满足无线局域网络装置具有小体积并具有优良的辐射效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多输入输出天线。所述多输入输出天线能工作于3.1-10.6GHz频段,符合UWB应用需求,且满足多输入输出天线中各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要求。
一种多输入输出天线,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多输入输出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包括辐射体、馈入线以及接地体。所述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及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狭槽。所述馈入线电性连接于所述辐射体。所述接地体包括第一接地部及第二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及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别位于所述馈入线的两侧。所述第一天线的辐射体、馈入线及所述第二天线的接地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体、馈入线及所述第一天线的接地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多输入输出天线能工作于3.1-10.6GHz频段,符合UWB应用需求,且满足多输入输出天线中各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输入输出天线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输入输出天线的反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输入输出天线的尺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输入输出天线的第一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测试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输入输出天线的第二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测试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输入输出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输入输出天线20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输入输出天线20的反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输入输出天线20设置于基板10上,基板10为印刷电路板,所述基板10包括第一表面102以及与第一表面102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04。多输入输出天线20包括第一天线20a以及第二天线20b。
第一天线20a包括辐射体22a、接地体24a以及馈入线26a。辐射体22a及馈入线26a位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2。接地体24a位于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4。
辐射体22a包括第一辐射部222a、第二辐射部226a、第一连接部224a以及凸出部228a。第一辐射部222a及第二辐射部226a呈矩形,这样有利于拓宽工作频段的频宽。第一连接部224a电性连接第一辐射部222a和第二辐射部226a的同侧末端。第一辐射部222a、第二辐射部226a及第一连接部224a之间形成狭槽28a,并且第一辐射部222a和第二辐射部226a朝向远离基板10中心的方向延伸。凸出部228a呈矩形,并附着于第二辐射部226a。馈入线26a藉由所述凸出部228a电性连接于第二辐射部226a,用于馈入电磁波讯号。
接地体24a包括第一接地部242a、第二接地部246a及第二连接部244a。第一接地部242a和第二接地部246a分别位于馈入线26a的两侧,并且第二接地部246a较第一接地部242a更靠近馈入线26a。第一接地部242a较第二连接部246a远离基板10的中心。第二连接部244a电性连接第一接地部242a及第二接地部246a的同侧末端。第一接地部242a及第二接地部246a呈矩形,并且高度相等。第一接地部242a的宽度比第二接地部246a的宽度大,以优化辐射体22a的辐射效能。接地体24a与辐射体22a沿基板10的垂直方向的投影不重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3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邮件短信预警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影像感测器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