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开启短信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3453.4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开启 信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信息自动开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的通讯业务发展非常讯速和普及,电话、移动电话以及互联网纷纷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特别是移动短信息服务的推出,深受大众的喜爱,人们已经习惯接收发送短信息,利用短信息获知新闻、股票等信息。短信息服务非常具有特点:随时在线、不需拨号、价格便宜、覆盖范围广,特别适合于频繁传递小流量数据的应用,如行业利用短信进行业务调度,业务交易,业务监控;逢年过节,亲友间运用短信送去真诚的问候,和温馨的祝福。这种利用短信的方式进行交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势必成为人们交往方式的主流。
短信息(Short Message),又称为短消息或短信(本案中对短消息、短信息和短信不作区分),其是一种传输短的二进制和字符信息的双向服务。消息的传送是通过短信息中心(Short Message ServiceCenter,SMSC),采用保存-推送的方式。移动站(Mobile Stations,MSs)可以向另外一个移动站发送和接收消息。在短消息环节中,移动站被称作为短消息实体(Short Message Entities,SME)。其中,短信息中心负责在基站和SME间中继、储存或转发短信息;移动站到SMSC的协议能传输来自移动站或朝向移动站的短消息,协议名为SMTP(Short MessageTransmission Protocol)。
短信息中心接收存储终端设备或短消息实体的信息并转发到目的地,一般地短信息中心由电信基础运营商运营,如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在各省均设立了省一级的短信息中心。
在无线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有很多种,最为普通的当属手机。
在上述传统的手机接收到短信息后,必须由接收方手动选择阅读等操作才能打开短信息进行阅读,当手机处于静音模式的时候,接收方经常会忽视短信息,而错过一些重要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开启短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发送方编辑短信息;编码该短信息并添加附加信息后创建一个短信息数据包,该短信息数据包包括一个FirstOctet字段及一个协议标识;修改该短信息数据包,将FirstOctet字段的TP-UDHI置为1,同时将协议标识设为01;发送该修改后的短信息数据包至短信息中心;短信息中心将该短信息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接收方反向编码该短信息数据包进行阅读。
利用本发明的自动开启短信息的方法,可使手机用户打开手机就可看到发过来的短信息,而无需在接收到短信息的提示后,再手动操作才能打开短信息进行阅读。本发明也同时丰富了短信阅读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开启短信息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发送接收短信息的示意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短信息传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开启短信息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自动开启短信息的方法的实施架构中,包括用户终端、通讯网络和短信息中心。其中,用户终端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脑及其他能够实现网络交互信息的设备;通讯网络包括移动电话网、固定网、互联网,主要利用该等通讯网络实现短信息的传递。短信息中心(SMSC)接收用户终端的信息并转发到目的地-另一用户终端,一般短信息中心1由电信基础运营商运营,如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在各省均设立了省一级的短信息中心。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自动开启短信息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发送接收短信息的示意流程图。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是普通手机,包括发送方手机2和接收方手机3。在发送短信息的过程中,将发送方手机2发送的短信息称之为移动端起始(Mobile Origin,MO),而发送给接收方手机3的短信息称为移动端终结(Mobile Terminal,MT)。移动端起始仅发生在发送方手机2向短信息中心1的通讯中,移动端终结仅发生在短信息中心1向接收方手机3的通讯中,一条短信息的发送过程是由一次移动端起始和一次移动端终结共同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3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