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牵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4071.3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M·穆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尔特克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20 | 分类号: | D03D49/20;D03J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刘华联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牵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在织机上用于牵拉织物的织物卷取或牵拉装置以及使用该种织物牵拉装置的织机。
背景技术
今天对于纺织品的质量有着高度要求。对于工业纺织品有着特殊程度的要求,例如,用于汽车工业中气囊的织物。在这种织物中,尤其重要的是精确保持纬密。为了获得所需的纬密,必定产生相当高的织物张力。这就形成了对织物牵拉装置的迫切需求,因为,一方面,一定不能损坏导致不好握持即光滑的织物,另一方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产生滑移。根据这些要求,传统织物牵拉装置由于不能完全阻止织物的滑移达到极限。一旦织物滑移,由牵拉织物控制的纬密就不再精确修正。在织机暂时停车时,织物的向后滑移会导致启动状态,或者更严重时甚至损坏织机。
在气囊情况中,当同时织造一层在另一层之上的两个织物层时,会引发其它的问题。如果“牵拉”仅发生在织物牵拉装置上的一个织物层处,在该两个织物层之间会发生移位,从而发生折叠。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织物层会有不同的纬密,而这是不能被容许的。
在CH619 497的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传统的织物牵拉装置。该织物牵拉装置包括:织物牵拉辊,以下称为引入辊,织物由该辊引导;压靠该引入辊的偏转导辊,以下称为压辊。此外,CH619 497中描述的该织物牵拉装置包括额外的织物偏转点,其位于胸梁和引入辊之间,靠近引入辊和压辊,以增加相对于引入辊的包绕角度β。通过该措施可以减少织物在引入辊上的滑移。但是,如前所述,该措施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足够完全消除引入辊上的织物滑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牵拉织机上织物的织物牵拉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减少或避免织物牵拉装置中的织物滑移。此外,织物牵拉装置还应该适合牵拉双层织物。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包括提供带有这种织物牵拉装置的织机。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由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织机来实现的。
织机中用于卷取织物的织物牵拉装置包括,织物包绕其上被引导的第一被驱动引入辊和织物包绕其上被引导的第二被驱动引入辊。相对引入辊的包绕角度(即每一次织物与引入辊接触的角)优选的是越大越好,例如在100°与356°之间,并且优选在180°与350°之间。在优选实施例中织物牵拉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压辊,将织物压靠在第一或第二引入辊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引入辊都连接驱动装置,例如,驱动相互连接的轴和/或齿轮和/或链轮。该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对应的链轮和链来实现。在第一变形中,该驱动装置设计成使所述引入辊的旋转方向相同,在第二个变形中,该驱动装置设计成使所述引入辊的旋转方向相反。优选的是至少所述两个引入辊之一由滑动连接或摩擦离合器连接到相应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第二个引入辊与第一引入辊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优选的,引入辊的安装方式是相互叠置,从而例如两个引入辊之一可以安装在该织机中以代替卷布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织物牵拉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引入辊前方的偏转导辊或偏转导杆。偏转导辊或偏转导杆优选设计成具有低摩擦,因为其例如设有低摩擦涂层,如硬铬层,其可以是无光的或喷砂的。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织物牵拉装置还包括转向装置,其被安装在第一引入辊和第二引入辊之间,使得移动方向相反的织物部分不互相接触。特别的是,当引入辊相互间叠置安装时,来自上引入辊或上压辊的织物部分,在向下引入辊前进的途中,与围绕上引入辊被引导的织物接触的几率高,这可能导致不期望的摩擦应力,或者在两层织物的情况下,导致织物层的相互移位,因为,在接触点织物部分的传输方向是彼此相反的。通过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引入辊之间的额外的转向装置,可以避免移动方向相反的织物部分互相接触的情况。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各压辊之一基本垂直地安装在相应的引入辊上方。由于该基本垂直的安装,由各压辊的重力产生的压力最大。如果引入辊是相互间叠置安装,并且上压辊基本垂直地安装在上引入辊的上方,那么,通过作用在第一和第二引入辊之间的织物部分上的张力会形成另一个分力,该分力增强上压辊的压力。
此外,本发明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具有织物牵拉装置的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尔特克斯股份公司,未经苏尔特克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4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