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的省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6643.1 | 申请日: | 200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贾邦强;纪名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9/00;H02J7/02;G05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省电装置,尤指一种可应用在任何使用可携式能源的致动器,能确保设备在一段时间不使用后,能将电力切断,忽略可携式能源的自放电,达到百分之百的省电功效。
背景技术
按,依个人所知,如图1所示,为一般可携式能源装置参考示意图,主要包含有:能源电路、开关电路、充电电路、控制电路。而此装置在正常使用下会有下述三种方式:
a.使用者必须手动开启开关电路,开启能源电路才开始供给能量给控制电路,当能源电路能量不足时,可藉由充电电路充电。
b.开关电路全时开启,使用者不须手动开启开关电路,能源电路全时供给能量给控制电路,当能源电路能量不足时,可藉由充电电路充电,在设备闲置之时控制电路进入待机模式,以减少能源的虚耗,但待机模式仍会消耗少量的能源。
c.开关电路全时开启,使用者不须手动开启开关电路,能源电路全时供给能量给控制电路,当能源电路能量不足时,可藉由充电电路充电,此设计完全没有省电功能,在设备闲置之时仍会消耗大量能源。
由上述可知,以往省电装置的设计,实无法提升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发明人针对以上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缘此,有鉴于斯,本发明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致动器相关技术的经验,开发出一种创新装置,达到改善现有产品弊端及符合经济效益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致动器的省电装置,可应用于如移动式吊床、或载具等设备,以确保设备在一段时间不使用后,能将电力切断,忽略可携式能源的自放电,达到百分之百的省电功效。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致动器的省电装置,包含:一可携式能源、一充电电路、一控制电路、一电源激活电路,一微处理器电路及一控制按键开关,而藉上述组合,能确保设备在一段时间不使用后,能将电力切断,忽略可携式能源的自放电,达到百分之百的省电功效。
所述的致动器的省电装置,该可携式能源可为一蓄电池。
所述的致动器的省电装置,该电源控制电路主要由一组继电器组成。
所述的致动器的省电装置,该电源激活电路可为晶体管、光耦合器或继电器。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关于省电装置,尤指一种可应用在任何使用可携式能源的致动器,能确保设备在一段时间不使用后,能将电力切断,忽略可携式能源的自放电,达到百分之百的省电功效。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更深入了解。
当然,本发明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但所选用的实施例,则于本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说明,并于附图中揭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可携式能源设备的参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省电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省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主要电路符号说明】
可携式能源1 充电电路2
控制电路3 电源激活电路4
微处理器电路5 控制按键开关6
PNP晶体管7 NPN晶体管8
Relay继电器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3,图中所示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方式,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实施的限制。
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致动器的省电装置,包含:一可携式能源1(本实施例以蓄电池为例)、一充电电路2、一控制电路3、一电源激活电路4、一微处理器电路5及一控制按键开关6,其中,
该可携式能源1(蓄电池),供应上述整个系统所需的电源。
该充电电路2,其使上述电源电路的电源能向上述的蓄电池1充电,并保护蓄电池1不致过充而损坏。
该控制电路3,其具有作动控制系统以控制机构设备的作动功能。
该电源激活电路4,为可开启蓄电池1与整个系统间的连结。
该微处理器电路5,可提供控制电路3的控制命令与省电功能的检知与激活功能。
该控制按键开关6,为使用原设备中的控制按键为电源激活电路4的触发来源,并在触发后开启电源控制电路3。
而当作动时,蓄电池1、充电电路2与电源激活电路5是连结在一起,因此当电源激活电路5没有动作时,充电电路2依然能对蓄电池1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6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