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去黄曲霉毒素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9247.4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孟全;宫晓华;王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A23L1/025;A23L3/28;A61L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去 黄曲霉 毒素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液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去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很多粮食食品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对人和动物危害极大,因此除预防为主外,对已受到污染的粮油制品采取适当的方法去毒,挽回和减少损失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物理脱毒、化学脱毒、生物脱毒。物理脱毒主要包括分拣、浮力筛选法、水洗、吸附法、热处理法、射线处理法等,分拣、浮力筛选法适用于固体食品,祛除率仅可达到80-90%;吸附法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白土对黄曲霉毒素吸附集中而祛除,去除率低而且改变食品的颜色和味道;热处理法,因黄曲霉毒素耐热性强,一般温度难以破坏它,蒸煮、爆炒、油炸等高温处理可减少部分黄曲霉毒素,祛除率较低,可达60%;有机溶剂萃取法,成本高还破坏食品营养成分,增加有害溶剂残留;此外还有化学脱毒的方法,如碱炼法、盐炒法、氨处理法、过氧化氢法和臭氧法,这些方法均在保持食品的营养与风味方面或成本方面、可操作性差;还有采用微生物或其产生酶进行脱毒的实验报告,其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物理方法、利用紫外线照射使黄曲霉毒素全部分解去除、操作过程不受任何外来污染、不改变被处理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固有风味、机械化程度高、处理能力高、适用于连续性大规模生产的除去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去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特点是在管路上设有紫外线裂解装置,该装置是在壳体的中心设有紫外线发生器,壳体与紫外线发生器间形成缝隙。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在管路串接有多个紫外线裂解装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管路上的紫外线裂解装置是1-20个。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紫外线发生器是由多个紫外线发生器并联而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在每个裂解装置后的管路上设有冷却装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冷却装置是管路外设有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冷却塔的出水口、进水口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紫外线发生器是由1-20个紫外线发生器并联而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壳体的内壁为反射层。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是在管路上设有紫外线裂解装置,该装置是在壳体的中心设有紫外线发生器,壳体与紫外线发生器间形成缝隙,这样待处理液体从缝隙流过,接受紫外线发生器产生的紫外线照射,使液体中的黄曲霉毒素分解;管路上设置多个紫外线裂解装置,可以充分处理液体中的黄曲霉毒素,保证基本上将黄曲霉毒素处理干净;多个紫外线发生器并联,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的照射剂量;在每个裂解装置后的管路上设有冷却装置,可以将处理后的液体降温,保证产品质量,利于贮存;壳体的内壁为反射层,可以反射紫外线,提高裂解黄曲霉毒素的能力;本发明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处理黄曲霉毒素,操作过程不受任何外来污染,采用物理的方法,不改变被处理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固有风味,机械化程度高,处理能力高,适用于连续性大规模生产。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紫外线裂解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紫外线裂解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一种除去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参照图1、图2,是在液体输送管路1上设有紫外线裂解装置2,该装置2是在壳体3的中心设有紫外线发生器4,紫外线发生器4由外部的控制器控制,壳体3与紫外线发生器4间形成缝隙,这构成本发明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除去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参照图3、图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管路1串接有多个紫外线裂解装置2,紫外线裂解装置2一般采用1-20个,本实施例采用2个裂解装置串接在管路1上,紫外线发生器4是由多个紫外线发生器4并联而成,本实施例采用8个紫外线发生器4并联,壳体3的内壁为反射层,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一种除去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参照图3、图4、图5,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每个裂解装置2后的管路1上设有冷却装置5,冷却装置5是管路1外设有热交换装置6,热交换装置6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冷却塔7的出水口、进水口连接,其他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9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