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秧机栽植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9518.6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保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保可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J15/18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1021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福寿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机 栽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秧机的插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的栽植臂。
背景技术
插秧机栽植臂是插秧机的核心部件,其安装于栽植大臂,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若干个栽植臂与栽植大臂一起实现取秧和推秧作业。公知的一种栽植臂,在栽植臂壳体内安装有一个由动力驱动的凸轮,和一个可绕固定轴线摆动的拨叉,拨叉的一端顶靠于凸轮的凸轮面,另一端与推秧杆活动连接,拨叉与栽植臂盖的相应部位之间设有弹簧;推秧杆伸出栽植臂壳体的导向孔并在其端部固定有推秧爪,栽植臂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秧针,它是一个弯折成U形的金属杆件,如图6所示,该秧针7a的平行的两个针杆部之间形成一个长槽,在取秧、推秧时,该长槽用于容纳秧苗,称为秧槽,秧槽的延伸方向与推秧杆的运动方向相一致。凸轮正向转动时,由于凸轮面的半径逐渐增大,因而会使拨叉摆动,进而带动推秧杆沿轴向向上移动,此时秧苗进入秧针的秧槽内,完成取秧作业;当凸轮转至其凸轮面的缺口时,弹簧推动拨叉向相反的方向摆动,使推秧杆沿轴向迅速向下移动,推秧爪将位于秧槽内的秧苗推出,实现推秧作业。
为了使拨叉摆动时能够带动推秧杆沿固定轴线移动,推秧杆与拨叉必须活动连接,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铰接,虽然它能限制推秧杆大角度的转动,但从制造的角度讲,活动连接总会有间隙,这种间隙使推秧杆在轴向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在推秧时,使推秧爪相对于秧针产生错位,造成伤苗卡苗,影响插秧机的插秧性能。其次,由于秧针是用一个金属杆件弯折而成,比较细,通常有4mm左右,在使用时容易变形,这种变形常常会使推秧爪和秧针不能保证正确的相对位置,从而也会造成伤苗卡苗问题。再有,如图7所示,公知的推秧爪通常由两块爪片6a构成,这两个爪片分别与图6所示的秧针7a的两个针杆部相应,由于其推秧端部比较薄,容易与秧苗产生刮连,推秧爪回退时会把秧苗带起来,造成秧苗漂浮。正常情况下,这两个爪片分别沿两个针杆部的表面运动,不会伤及秧苗,但是,当推秧杆相对于秧针产生错位或秧针变形时,这两个爪片就会像刀片一样切向秧槽内的秧苗,使伤苗卡苗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从另一个角度看,插秧工作时,栽植臂会插入稻田的泥水里,一旦泥水渗入空腔,将会损坏安装于其内部的零件,因而栽植臂壳和栽植臂盖之间密封效果的好坏,常常决定着插秧机栽植臂的使用寿命。公知的用于栽植臂壳和栽植臂盖之间的密封装置,通常是用一种叫青稞纸的材料做成的平垫,该平垫被夹压于两者的连接端面之间,实现密封。由于青稞纸没有弹性,当连接端面的加工精度不高或各个连接螺钉施加的夹紧力不均匀时,会造成连接端面处密封不严,形成渗漏。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涂敷密封胶的辅助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起到增强密封效果的作用,但是设备在进行田间维修时,常常会因为找不到密封胶,而使密封效果得不到保证。
通常情况下,栽植臂壳用于安装凸轮等运动部件,需要一定的机械强度,所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栽植臂盖只是用于封闭空间,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但是,由于栽植臂的工作频率很高,每完成一个取秧和推秧工作循环,弹簧就要被压缩一次,弹簧被压缩后产生的弹力作用于栽植臂盖的相应部位,久而久之,栽植臂盖的这一部位容易因磨损而破坏。而且弹簧与栽植臂盖直接接触,弹簧的振动容易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安静的插秧机栽植臂,以解决因弹簧的弹力而使栽植臂盖产生磨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插秧机栽植臂,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栽植臂壳和栽植臂盖,所述栽植臂壳与栽植臂益的连接端面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在所述栽植臂壳内安装有凸轮和可绕一固定轴线摆动的拨叉,所述拨叉的一端顶靠于所述凸轮的凸轮面,其另一端与推秧杆活动连接,所述拨叉与栽植臂盖的相应部位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推秧杆伸出栽植臂壳的导向孔并在其端部固定有推秧爪,栽植臂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秧针,在所述的弹簧与栽植臂盖的接触部位之间设有一个弹性支撑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秧针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推秧杆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推秧爪的推秧端部伸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秧针包括一个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板,所述的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的内侧表面形成所述的导向槽,秧针的秧槽开设于所述底板。所述秧针由一个金属板弯折件构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秧针的底板在秧苗入口处设有向秧槽一侧凸出的弧形过渡部。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推秧爪的爪片的底部设有堵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保可,未经郭保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9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