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裂解碳九馏份为原料制备双环戊二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0179.3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耿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朝华 |
主分类号: | C07C13/28 | 分类号: | C07C13/28;C07C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 碳九馏份 原料 制备 双环戊二烯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DCPD的方法。
二、技术背境
DCPD是CPD的二聚体,两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和亚甲基基团,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与多种化合物反应,合成种类繁多的衍生物,主要用于乙丙橡胶、不饱和聚酯、合成石油树脂、合成香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中间体、药品和燃料的生产。
在国外一般将纯度大于90%的DCPD定为聚酯级,小于90%的定为低纯级,目前我国尚未制定DCPD产品的国家标准,工业上一般将纯度为80~85%的称为工业级或粗DCPD,大于90%的称为高纯度DCPD。
MCPD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通常以二聚体DMCPD形态存在,两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主要用作金属衍生物、特种粘结剂和阻燃剂的合成,由于分子中有甲基存在,其化学合成产品在某些性能上比DCPD、CPD更为优越。
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英文简写所表示物质的分子式及名称如下:
英文简写 分子式 名称
CPD C5H6 环戊二烯
MCPD C6H8 甲基环戊二烯
DCPD C10H12 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二聚体)
DMCPD C12H16 双甲基环戊二烯(甲基环戊二烯二聚体)
MDCPD C11H14 甲基双环戊二烯
C5 碳五
C9 碳九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DCPD的生产全部来源于煤焦化副产的轻苯馏份。工业生产中切割分离轻苯馏份中小于70℃的馏份(又称为苯头油,含CPD20~30%),在60~130℃条件下将馏份中CPD二聚转化为DCPD,再利用DCPD沸点高于其它组份的原理,蒸馏分离得到DCPD产品。
目前我国焦碳年产量为13000万吨,有焦炉煤气回收装置的焦碳产量为5500万吨,根据焦化苯产量计算,轻苯馏份中DCPD的潜在含量只有2万吨。以轻苯馏份为原料生产DCPD产品,成本高、产量低。
目前工业上主要以裂解制乙烯副产C5馏份为原料生产DCPD,在C5馏份中CPD含量一般为10~20%,具体方法是将C5馏份加热至60~130℃,使其中的CPD二聚生成DCPD,再利用DCPD沸点与其它组份沸点的差异,蒸馏分离得到DCPD产品。日本专利昭62-10025(1987年)、特开平8-193038、美国专利USP5321177(1994年)均公开了以裂解C5馏份为原料生产DCPD的工艺方法。
2005年我国裂解制乙烯副产C5馏份达到70万吨,主要作为液化气、轻质燃料油使用,部分作为生产石油树脂和DCPD的原料。虽然C5馏份产量较大,但与裂解C9馏份相比价格偏高,运输贮存困难,以裂解C5原料生产DCPD产品单程收率只能达到5~15%。
以苯头油和裂解C5馏份为原料,通过加热二聚和一次蒸馏工艺只能得到含量为75~85%的工业级DCPD(即粗DCPD)产品。工业生产中将工业级DCPD通过加热解聚转变为CPD,然后将CPD与其它高沸点组份分离,把分离出的CPD加热二聚并脱除低沸点轻组份,最终获得DCPD含量大于95%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朝华,未经耿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0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人机交互装置
- 下一篇:利用南瓜为原料发酵乙醇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