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Bax基因表达的siRNA和表达载体及其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70590.0 申请日: 2006-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1054577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孙汶生;梁晓红;刘玉刚;崔敏;曹莉莉;侯楠;马恬;杜娟;曲忠花;刘华;张之勇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C12N15/63;A61K31/7088;A61K48/00;A61P35/00;A61P1/16;C12N15/85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健康
地址: 250100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抑制 bax 基因 表达 sirna 载体 及其 作为 病毒性肝炎 治疗 药物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siRNA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抑制Bax基因表达的siRNA和表达载体及其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急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特别是在中国最为常见,发病率高,且呈持续高流行态势,其不仅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甚至还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多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前列,2005年国家将乙型病毒性肝炎列为四大重点防治的传染病。2006年2月13日卫生部发布了“十一五”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该规划分析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现状: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据此推算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慢性乙肝病患者约有2,000万人,每年有约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以重症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最为突出。重症型乙型肝炎包括急性重症性肝炎(暴发性肝炎)、亚急性重症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和慢性重症性肝炎,极易发展成坏死性肝硬化,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60-70%以上。

尽管到目前为止,HBV的确切致病机制尚存在争议,但已有研究证实,HBV感染所致肝细胞凋亡失衡不仅是乙肝患者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而且在乙肝患者不同的预后、转归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机体通过凋亡方式清除HBV感染肝细胞的速度和程度与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密切相关。若机体凋亡反应适度,感染细胞及时凋亡并且凋亡小体被有效清除,则呈一过性感染,患者痊愈;若机体凋亡反应过弱,不能启动有效的凋亡反应,则病毒感染持续存在,病变演变为无症状携带状态或者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若机体启动的凋亡反应发生过于迅速但不能及时地清除凋亡小体,则可激发了过强的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坏死反应,引发急性甚至爆发性肝炎,严重者危及生命或者进一步演化为慢性肝炎。

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凋亡分子(如:FasL/Fas,TRAIL/DR4/DR5等)参与了HBV感染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机制,其信号通路已经比较明确:死亡受体通过其胞外区与凋亡配体结合并活化后,其胞内的死亡结构域相互聚集,并进一步通过同嗜作用募集接头蛋白TRADD/FADD。TRADD/FADD接收到死亡受体传递的凋亡信号后,将引起胞内caspase 8的前体,即procaspase 8在其末端的局部募集和串联结合,从而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DISC)。DISC形成后,其分子中的procaspase 8通过自身水解而成为有活性的caspase8,随后经线粒体依赖性和线粒体非依赖性两条途径引发细胞凋亡。(1)线粒体非依赖性途径:Caspase 8活化后能够引发蛋白酶解级联反应,进一步链式水解激活其下游的同源酶,如caspase 6、7等,最后激活caspase 3,活化的caspase 3作用于其效应物而引发细胞凋亡;(2)线粒体依赖性途径:活化的caspase 8切割胞浆中的Bid,形成tBid而转位到线粒体,同时引起Bax和Bak的同体寡聚化,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最终引起细胞色素c、AIF、Smac/DIABLO等促凋亡因子的释放,并形成凋亡酶体,活化caspase9,最后激活caspase 3而诱发凋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0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