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其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2674.8 | 申请日: | 200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栋;王维汉;朱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利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3/12;H01L2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支架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其中用以承载发光芯片的支架制造技术,旨在提供一背光模块光源的支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为一般习用发光二极管1支架在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平面图及半成品侧视图;其中,支架10是以冲压加工作业先在一平直的金属料带11上冲制成型两个相互对应而且相对应端不相连的承载部12,接着以注塑加工作业在两个承载部12的区域成型一塑料本体13,接着在以冲压加工作业将承载部12伸出塑料本体13的区段冲制成为既定形状的接脚14区段,再经过至少一道冲压动作将接脚14区段朝向相对应于塑料本体13的既定位置弯折,以成为完整的接脚14构造,即完成整体支架的加工制程,而获致可于承载部12定置发光芯片,并且于塑料本体13填入相关萤光材料或封装材料的发光二极管支架构造。
其中,该接脚14区段由承载部12自塑料本体13侧边朝外延伸有第一翻折区141,其第一翻折区141朝垂直方向形成有第二翻折区142,其弯折动作的顺序如图3A、B所示,先由第二翻折区142朝上翻折,再藉由第一翻折区141朝塑料本体13侧边翻折,使第一、二翻折区141、142间形成的焊接区域143,并且定位于塑料本体13的侧边,利用该焊接区域143可焊接于电路板2固定的焊点21位置上,如图4所示,令塑料本体13的开口朝向背光模块3的一侧以提供光源。
而习有承载部于塑料本体中位于一既定的高度,但若要增加该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可藉由缩短承载部的高度,而达到提高亮度的功效;然而,当缩短承载部12的高度时,如图5所示,其电路板2上焊点21为固定位置,若将焊接区域143直接焊接于该焊点21上,整体发光二极管1与背光模块3间会形成间隙,而造成漏光,降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能,但若消除该间隙将发光二极管朝背光模块贴近,其焊接区域与焊点则形成错位,进而无法焊接定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其成型方法利用支架特殊结构及成形方法,所形成的接脚区域,可确实与电路板的焊点焊接,而不会产生错位的问题。
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其成型方法,主要预先对各承载部一外侧进行至少一道冲压加工程序,形成第一、二翻折区以及既定形状的焊接区,并经由第一、二翻折区的翻折动作,使焊接区定位于塑料本体的侧边,而可利用该焊接区焊接定位于电路板预定的焊点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平面结构图;
图2为习用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侧面结构图;
图3A、B为习用发光二极管支架在翻折过程中的半成品侧面结构图;
图4为习用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相连接的侧面结构图;
图5为习用另一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相连接的侧面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平面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支架在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侧面结构图;
图8A、B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支架在翻折过程中的半成品侧面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相连接的侧面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相连接的侧面结构图。
【图号说明】
1发光二极管 142第二翻折区
10支架 143焊接区域
11金属料带 144翻折线
12承载部 2电路板
13塑料本体 21焊点
14接脚 3背光模块
141第一翻折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发明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利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利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2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苄醇废水处理及回收苄醇工艺
- 下一篇:电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