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地震勘探仪器串感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3118.2 | 申请日: | 2006-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辉;葛邦明;汪建明;赵春林;孙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2 | 分类号: | G01V1/22;G01V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38000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地震 勘探 仪器 感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石油、天然气、煤炭地震勘探方面资料采集作业时地震勘探仪器串感应的方法。
技术背景
问题的提出:地震资料串感应是指石油物探行业,在进行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一种多道同时发生的脉冲感应现象,因为在地震记录上显示为垂直于时间轴的脉冲串而在行业中被称之为串感应。串感应现象一直是令地震工作者头痛的的难题,不仅影响资料品质,严重时造成废炮,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该现象在SN388仪器上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地震仪器,而造成串感应的原因可以说多种多样。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信号在记录上的表现是随机的,几乎在同一时刻起跳,频率为70—180Hz,延续时间为10—30ms,或轻或重地感应很多道,严重时会造成废炮。串感应的存在,改变了实际的地震数据,降低了有效信号的分辨率,严重地影响了记录面貌,其特点是:感应范围大,全排列都有感应;能量不固定,有大有小,能量大时,可以感应到初至和目的层,能量小时感应被有效波压制,对记录没有太大影响,但记录面貌很难看,多数情况下,感应能量低于有效波而明显强于一般噪声;感应时间随机,在放炮记录的任何时间都出现过感应;频率高,全频显示地震记录时感应不明显,高通滤波后记录上有明显的感应串;有明显的时间范围,午后到傍晚时发生的机率最高;串感应完全同步,不管发生几率多少,感应串发生的时间完全一致。以前串感应发生时曾采取过仪器车体接地、改变检波器串结构,感应严重时采取仪器车更换接收点等措施,虽然一定程度减少了串感应发生的次数,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串感应发生规律,找到解决串感应的方法,解决石油、天然气、煤炭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作业时地震勘探仪器串感应对采集地震数据资料品质的影响,减少废炮的发生机率。
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法是在地震勘探仪器车的接地车梯的接地部分增加绝缘设施或做绝缘处理。
为了解决问题首先假设串感应由静电引起,由于串感应发生在全排列,因此首先要想到感应源从中央记录单元开始对野外接受排列产生影响,分析问题应该先从仪器车着手。在地震勘探资料三维采集过程中,设备虽然有很大的覆盖范围(单炮野外覆盖地表几平方公里),但从物理学上讲,仍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静电的来源只能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空气、另一个是车体以及接受系统本身。
由于空气中天然存在的离子数量易受地理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在自然界中,由于宇宙射线、阳光紫外线、土壤中的铀和钍等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以及雷雨闪电等的作用,不断地使空气分子电离而放出电子。释放出的电子迅速与空气中的中性原子结合而形成负离子,而失去电子的原子则形成正离子。通常在大气低层(接近地面)每毫升空气中含有离子500~3000个,其中,正离子多于负离子,空气离子浓度时刻不停地在随地域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一年中以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最大,冬季最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为每立方厘米700至1200个,是市区的2至5倍。在正常情况下,气体分子不带电(显中性),但在射线受热及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会失去一些电子,即所谓空气电离,这些失去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它又会与其它中性分子相结合,而得到电子的气体分子带负电,称为空气负离子。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外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力,从轨道中跃出后,即呈正电性,成为正离子。在空气摩擦运动下,空气也能离子化。通常在瀑布,喷泉附近或者海边,或者风沙时,发现空气中的负离子或正离子大量增加,这就是电荷的分离结果。自然界中空气正、负离子,既是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保持某一动态平衡状态。同时;因地面对于大气电离层形成的静电场,地面为负极,结果;空气负离子受地面排斥,空气正离子则受地面吸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地表面正离子多于负离子,正、负离子浓度比值常大于一,全天24小时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在3时、15时左右出现两个较显著峰值。一般情况下,空气负离子的浓度睛天时比阴天多,早晨比下午多,夏季比冬季多。自然界离子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一些:
1、放射性物质的作用
在土壤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几乎在地球全部土壤都存在微量的铀及其裂解产物)所以形成的气状镭、钍、锕等元素,会通过能量大的α线使空气离子化。一个α质点能在1厘米的路程中产生50000个离子。另外,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也可通过此穿透力强的γ线使空气离子化。
2、宇宙线的照射作用
宇宙线的照射也能使空气离子化,但它的作用只有在离地面几公里以上才较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3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垫层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双自由度双解耦微机械振动陀螺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