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3219.X | 申请日: | 200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刚;王政雄;杨启明;江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41/06;H01F30/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丽娜;陈肖梅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变压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尤指一种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驱动线路上的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装置(液晶屏幕或液晶电视)朝大尺寸的方向发展,而使得液晶显示装置需要更多的冷阴极灯管,让液晶显示装置发出的光更亮、更均匀。
已知的变压器结构1,如图1所示,其具有二对称并排的绕线架11,该等绕线架11上各设置一第一线圈绕线架12及一第二线圈绕线架13,并于该绕线架11的两端各设置一组接脚14。该等第二线圈绕线架13各设置有数个绕线槽131及隔板132,每个隔板132各配置二跨线槽133,该等跨线槽133分别设置于每个隔板132的两端。在第一线圈绕线架12及第二线圈绕线架13分别绕上第一线圈(图略)及第二线圈(图略),再于第一线圈端电连接一驱动单元,并于接脚14连接冷阴极灯管。通入电源后,即可由驱动电路驱动冷阴极灯管发光。
而已知变压器的驱动方式,如图2所示,由于在磁路回路15上仅有一第一线圈111、一对接脚112、一第二线圈134以及另一对接脚135,因此只能连接一驱动单元,而只有全桥式、半桥式与推挽式的驱动单元可供选择使用,而且无法有效采用双线并绕来降低温度,也只能输出一组高压。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线圈绕线架13的绕线槽131每一绕线槽绕完线后直接跨过跨线槽133,并于下个绕线槽131继续绕线,如此,在高压端则可能造成峰值电压上升,而使变压器烧毁。
由于已知的变压器仅能够输出一组高压,也就是仅能驱动一支冷阴极灯管,因此在多个冷阴极灯管的使用上,则必须让冷阴极灯管连接相对应数量的变压器,而造成液晶显示装置体积增加,而且在高压输出的时候,也可能因电压过高而烧毁,鉴于现有技术存在待改善的地方,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结构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其可同时连接多个驱动单元,并可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来降低温度。而且可以通过磁路回路的设计,增加变压器的数量以达到同时多组高压输出的目的。此外,还能够增加该变压器结构的耐电压以及增加可绕面积的使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驱动电路作电性连接,其包括至少一绕线架、至少二第一线圈以及至少一第二线圈;该绕线架包含有至少二第一线圈绕线架及至少一第二线圈绕线架。该第一线圈缠绕在该绕线架的第一线圈绕线架上,该第二线圈缠绕在该绕线架的第二线圈绕线架上。该第二线圈绕线架上设置数个隔板以形成数个绕线槽,并于每高压端增设一隔板以形成阻隔部。通过二第一线圈,即可电连接二驱动单元,阻隔部的设置可降低每个由第二线圈在绕线槽所形成的线包的峰值电压。该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进一步包含至少二铁芯,其穿设于该绕线架内部以形成磁路回路。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变压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已知的变压器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已知的变压器绕线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耐高电压变压器绕线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一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第二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第三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第四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第七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第一肉厚配置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第二肉厚配置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已知技术标号:
1 变压器结构
11 绕线架
12 第一线圈绕线架
13 第二线圈绕线架
131 绕线槽
132 隔板
133 跨线槽
134 第二线圈
135 接脚
14 接脚
15 磁路
本发明标号:
2 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
21 绕线架
22 第一线圈绕线架
221 第一线圈组
222 补偿线圈
223 第一线圈
23 第二线圈绕线架
231 绕线槽
232 隔板
233 跨线槽
234 阻隔部
235 第二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3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