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计算机当机画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3640.0 | 申请日: | 200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王志森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计算机 当机 画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服务器的运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获取并储存服务器当机画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软件(例如是窗口操作系统(Windows))中,当执行软件的过程中发生当机现象时,Windows会将当机时的信息以文字形式(Text Mode)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亦即所谓的蓝屏(Blue sreen)),或从串行端口(Serial port)送出文字形式的系统信息(亦即蓝屏上所显示的系统信息。然而,若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简称BIOS)所造成的当机或非Windows所能记录下来的当机现象(例如是硬件所造成的当机现象),则使用者将无法得知当机前的信息,换言之,使用者将无法得知造成当机的真正原因。
此外,若此计算机因作业上的需要而必须持续保持开机状态(alwayson),例如是服务器必须持续开机,以提供相关的服务(例如是网络订票系统)。此种计算机(例如是服务器)便会利用基板管理控制器(BascboardManagement Controller,简称BMC)中的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来监控服务器是否当机。当服务器发生当机现象时,基板管理控制器便会重新启动服务器,以持续提供相关服务。然而,虽然服务器已重新启动,但是若使用者无法从蓝屏上所显示的系统信息中得知造成当机的原因时或Windows根本就无法记录下当机前的信息时,则使用者将无法分析了解造成当机的原因。如此一来,此当机的现象将可能持续发生,使得服务器无法持续正常运作,进而造成系统管理员必须花上大量的呆坐在服务器前等待随机的当机现象出现,以捕捉当机前的信息。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个有效率的方式,使得能在计算机发生当机时就可以记录下当机前的信息,便是个当前相关产业值得思考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获取并储存计算机当机时的显示画面的方法,以供事后让相关操作人员分析了解造成当机的原因。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提出一种获取计算机当机画面的方法。其中,此计算机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简称BMC)及信号获取单元(例如是远程的键盘、视频、以及鼠标等信号的获取单元,简称Remote KVM)。此获取计算机当机画面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启动计算机后,将设于基板管理控制器中的定时器设定为计时预定时间,并且启动此定时器;然后,在此预定时间内,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简称BIOS)或操作系统上的软件无法重置此定时器,则基板管理控制器会判定计算机当机,并且通过信号获取单元获取此计算机当机时的显示画面;之后,会将此显示画面储存于此计算机的存储器中,或经由网络,将此显示画面传送至远程计算机且储存至远程计算机的储存装置中;最后,再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此计算机重新启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获取计算机当机画面的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计算机
102:中央处理器
104:芯片组
106:存储器
108:电源控制单元
110:单芯片
112: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的架构示意图。计算机100具有中央处理器102、芯片组104、存储器106、电源控制单元108与单芯片110。其中,芯片组104可例如是南桥芯片及北桥芯片,其是桥接于中央处理器102与存储器106之间。存储器106可例如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而电源控制单元108用以提供计算机100操作时的所需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3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到端通信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水泵温控风扇离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