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及相关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5914.X | 申请日: | 2006-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更亮;李保芝;刘智勤;尹俊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更亮 |
主分类号: | A61K36/37 | 分类号: | A61K36/37;A61K9/00;A61K9/14;A61K9/20;A61K9/22;A61P29/00;A61P19/02;A61P13/12;A61P1/16;A61P7/00;A61P31/14;A61P17/00;A61P1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2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公藤 炮制 方法 相关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和鉴定方法,特别涉及中药雷公藤及其提取物的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雷公藤泛指卫矛科雷公藤植物,中国产四种,其中有三种入药,即雷公藤(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f.),产于浙江、安徽、湖南、福建等省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 Hutch),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东北雷公藤(T.regelii Spragnc et Takcda)又称黑蔓,主要产于东北和日本。雷公藤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多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肝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各种皮肤病。目前在抗生育、抗肿瘤、抗器官移植后体内排斥等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较大进展,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药物。自1936年首次报道从雷公藤根部提取分离得萜类色素雷公藤红以来,已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出100多种成分,其中二萜类和生物碱类是主要的活性成分。
雷公藤全株都有毒,若使用不当,服药期间常伴有毒副反应发生。动物实验显示雷公藤毒性最敏感的靶器官是胃肠系统,造血系统和生殖系统,以消化道反应最常见。环氧二萜类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醇(I)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主要毒性成分,且有效剂量与毒性剂量几乎相当,这大大妨碍中药雷公藤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推广。雷公藤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环氧二萜类化合物是雷公藤氯内酯醇(II),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II具有I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生育活性,效价约为I的100~200倍,而且已被证实无致突变作用。基于化合物II和I之间有化学关联,在实验室内利用相对含量较高的I已经实现了II的半合成。但是化合物I在原植物中的含量也不高,这就大大限制了半合成方法的应用,再加上化合物II由原植物提取得率极低,其原料来源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实验研究显示,雷公藤叶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根茎,但由于毒性大而无法直接入药。目前雷公藤药物剂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药物稳定性、溶解度、降低毒副作用方面。但是在开发新剂型的时候既要降低该药的毒性又要提高或保持疗效就很困难。虽然文火长时间煎煮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公藤的毒性,但因许多有效成分被破坏,其疗效也有所下降。本发明首先通过与以往不同的炮制方法降低雷公藤的毒性,在此基础上开发雷公藤药物的相关剂型,对充分利用该药物资源,满足临床用药以及扩大雷公藤制剂的适用人群和治疗范围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成本低、能有效降低中药雷公藤毒性的炮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低毒的相关制剂。雷公藤指雷公藤全草或部分。
本方法原理是:直接通过盐制(或酸制)和酸制(或盐制),或使用含氯离子的酸性溶液处理雷公藤,或雷公藤浸膏或雷公藤浸膏进一步纯化的产物或雷公藤制剂,根据主要活性、毒性成分的理化特性,使其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主要毒性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样雷公藤的毒性降低,促进其作为抗炎、抗肿瘤等药物开发的产业化。
本发明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通过盐制(或酸制)和酸制(或盐制),或使用含氯离子的酸性溶液处理雷公藤,或者将雷公藤(全草或部分)或从雷公藤制得的浸膏,用中等极性有机溶剂抽提,抽提物先过层析纯化,除去色素及小极性杂质部分,将收集到的活性部分,再通过盐制(或酸制)和酸制(或盐制),或使用含氯离子的酸性溶液处理使其减毒。最后通过盐制(或酸制)和酸制(或盐制)或使用含氯离子的酸性溶液处理雷公藤或从雷公藤制得的浸膏及其中等极性有机溶剂提取物或雷公藤制剂。
本发明的具体炮制方法及相关制剂的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直接通过盐制(或酸制)和酸制(或盐制)或使用含氯离子的酸性溶液处理中药雷公藤,使其减毒,并制备煎剂、酊剂、糖浆剂、胶囊剂、合剂、丸剂(滴丸、注塑丸等)、冲剂、缓释(微囊)片和醇(水)浸膏;或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雷公藤用溶剂提取,抽滤,回收溶剂,得浸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雷公藤浸膏,用有机溶剂提取,浓缩;浓缩物经层析纯化,方法包括柱色谱,薄层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的一种或几种,得二萜类化合物;
第三步:雷公藤浸膏及其纯化过程中得到的中间产物或纯化后的萜类化合物通过盐制(或酸制)和酸制(或盐制),或使用含氯离子的酸性溶液使其减毒,并制备煎剂、酊剂、糖浆剂、胶囊剂、合剂、丸剂(滴丸、注塑丸等)、冲剂、缓释(微囊)片和醇(水)浸膏;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更亮,未经杨更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5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设备的风冷散热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玩具式遥控器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