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尔夫杆头接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8402.9 | 申请日: | 200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晴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晴祺 |
主分类号: | B23K1/20 | 分类号: | B23K1/20;B23K1/008;A63B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 接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高尔夫杆头制法有关,特别是指一种以硬焊方式接合高尔夫杆头构件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号为US 5,871,408号专利前案,揭示了以硬焊方式(Brazing)接合高尔夫杆头构件的方法。在高尔夫的生产作业中,通常是以铸造或锻造方式先生产高尔夫的部份组件,各组件生产出来后通常都会经过储存(备料)、搬运等过程,然后再进行焊接组合,在此期间,组件表面容易产生氧化层,而改变其硬焊的物性,例如最常使用的不锈钢材料,在空气中会与氧气氧化产生三氧化二铬(Cr2O3)的钝化膜,此钝化膜会妨碍后续硬焊焊料与不锈钢表面的接着效果,因此硬焊接合前通常需要对待接合组件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例如酸洗、清洗等处理步骤,过程较繁琐)。此外,有些硬焊焊料与待接合的金属母材会产生反应而造成母材的成份、性能产生变化,甚至导致母材自裂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接合方法,其可增进硬焊焊接的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接合方法,其可简化硬焊焊接的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高尔夫杆头接合方法,是以金属材料成型出二或二以上的构件,再以硬焊方式接合各所述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材料焊接面上,先设置另一金属层,形成具有金属保护层的待接合构件备料,之后再将具有金属保护层的对应构件接合。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层是先在各所述构件的相对接合部位涂布硬焊焊料,再将各所述构件送入加热炉中加热,使硬焊焊料在各所述构件的涂布面上形成所述金属层。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层以电镀、硬焊、喷焊、热浸镀、物理或化学溅射沉积、化学镀或是压敷方式制作。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层的材质可以是金、银、铂、钯、铜、镍、钴、铬、铝、钼、铌、钛、铅、锡、锌、镉或是其合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接合金属构件的接合面可获得金属层的保护,不会氧化,如此可提高硬焊时的润湿性及接头质量,抑制硬焊可能发生的某些有害反应,如生成脆性向,可提高延展性及防止焊料与母材反应造成母材成份、性能变化、自裂的缺点。因此,本发明可简化硬焊工艺并改善硬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画圈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画圈部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显示的一高尔夫木杆杆头10,其由一杆头本体11、一击球面构件12及一顶盖13所组成,其中杆头本体11具有颈部14,击球面构件12呈杯状形,顶盖13由一超薄金属薄片所构成。本实施例在杆头本体11及顶盖13二构件的全部各布设一层金属层111、131,而在击球面构件12的接合部分周缘设有一金属层121。各金属层可形成一阻隔保护层,防止内层的金属接触到空气,以防止其氧化。然后再以硬焊方式将各构件组接成一杆头。
如图2所示,杆头本体11在其接合部位设有凹槽112,击球面构件12的接合部位设有凸出的嵌接部122,可嵌入凹槽112中,在凹槽112中涂布有硬焊焊料,经真空炉加热后,硬焊焊料形成一焊结层15。
本发明的优点不仅在于形成一金属保护层,可让备料有较长的待料时间,同时可改善硬焊接合的强度,例如不锈钢与钛合金很不容易接合,但是可以通过分别选用容易与各构件附着的金属材料作为各自的金属保护层,然后再使用容易与金属保护层结合的硬焊焊料进行各构件的组接作业,如此即可有效的提升硬焊的结合强度。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显示的一铁杆杆头20,其由一击球面构件21、一底部构件22及一背部构件23所组成,其中击球面构件21由钛合金构成,不设金属层,而底部构件22是一配重耐磨组件,仅在其接合部位设有金属层221,而背部构件23由不锈钢制成,在其外部形成一完整包覆的金属层231。
如图4所示,在击球面构件21与底部构件22之间以一硬焊焊料形成的焊结层24将二者结合。
上述二实施例的金属保护层是以硬焊焊料涂布在各构件的预定位置上,然后将各构件送入加热炉中加热,使硬焊焊料在各构件的涂布面上形成一层金属层,使得接合的备料构件具有金属层,利于后续的硬焊接合作业。
上述二实施例仅以硬焊焊料形成金属保护层进行说明,然而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当然也可以电镀、喷焊、热浸镀、物理或化学溅射沉积、化学镀或是压敷等方式在待接合构件的接合部位局部或是全部形成一层金属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晴祺,未经陈晴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8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故障定位设备、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灾疏散预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