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地电磁阻抗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78739.X | 申请日: | 200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1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轮凯;何展翔;何兰芳;陈儒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天语 |
地址: | 0727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地 电磁 阻抗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体涉及大地电磁勘测信号数据处理,是一种大地电磁阻抗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大地电磁勘测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大地电磁(MT)电场或磁场传感器采集数据,输出的电场或磁场信号通过滤波和放大电路进入A/D转换电路输出数字信号,经滤波、抽样、增益改正等处理,输出MT信号计算大地电磁阻抗,并将计算结果用图形方式显示出来,用来反映勘探目标的情况。
要获得可靠的MT测量数据,MT阻抗计算是关键。由于MT法采用天然电磁场信号作为场源,MT法所测量的两个正交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干扰。在MT阻抗计算中,以磁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以电场信号作为输出信号。MT阻抗计算相当于求取两个输入信号激励(正交磁场)两个输出信号响应(正交电场)时的传递函数。最早的阻抗计算方法是最小二乘法,该方法假设MT信号的噪音服从高斯分布。但上述假设在干扰较大的情况很难满足,飞点时时出现在MT测量结果中。针对上述情况,Sutarno和Vozoff于1991年提出了大地电磁阻抗的鲁棒(Robust)方法(D.Sutarno and K.Vozoff,Phase-smoothed robust M-estimation of magnetotelluricimpedance functions,Geophysics,v56,n12,p.1999-2007,1991)。Egbert和Livelybrooks后来进一步发展了鲁棒方法(Gary D.Egbert and Dean W.Livelybrooks,Single station magnetotelluric impedance estimation:Coherence weighting and the regression M-estimate,Geophysics,V61,n4,p964-970,1996.)。鲁棒方法有2个缺点:一、MT信号噪音服从高斯分布时,鲁棒方法计算结果不是最优的,是次优;二、计算量大,计算时间比最小二乘法多了数倍。另一方面,当干扰很大时,鲁棒方法也无能为力。因为鲁棒计算法要求所有测量数据中至少有50%以上的点不是飞点,才能获得比较可靠的测量结果。在上述情况下,对测量的MT信号进行滤波,就成了干扰很大时很有前途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然而,MT信号是随机信号,在测量的整个频段上都以随机信号存在,用普通的滤波方法根本不可行。因为干扰和MT信号一样表现为随机信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Trad和Travassos于2000年提出用小波阀值滤波法压制MT磁信号中的干扰(Daniel 0.Trad and JandryM.Travassos,Wavelet filtering of magnetotelluric data,Geophysics,V65,n2,P482-491,2000.)。具体方法是用小波变换对MT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后,对一个或多个尺度上的小波分解结果采用阀值滤波。上述方法也有三个缺点,一是MT测量中大干扰出现的概率很小,90%以上的测量数据用鲁棒估计法或最小二乘法处理就可以满足要求,在上述情况下采用小波压噪,不仅浪费计算时间,而且会滤掉有用信号。因为MT信号分布在整个测量频段上,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滤波,都会对有用信号造成影响。二是确定阀值滤波的阀值没有可计算的依据,只是分成多个层次后通过人的经验来确定阀值大小,人为因素很大,在实践中应用存在困难。三是计算量大,是最小二乘法所需时间的数十倍。
另外,目前对MT数据质量判断依据是电场信号和磁场信号的相干度。
以磁场信号为输入信号,电场信号为输出信号,电场和磁场的相干度定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8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空调室内机格栅结构
- 下一篇:电热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