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系统的调度状态指示方法及基站与用户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8966.2 | 申请日: | 200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平;马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Q7/36;H04Q7/30;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系统 调度 状态 指示 方法 基站 用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系统的调度状态指示方法及对应的基站与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技术,多个用户数据共同复用在具有一定确知范围的物理资源上,不同的时间传输单元可以复用不同的用户数据。所以,为了用户能够准确的接收到基站下发的数据,基站需要预先通知用户一定的与数据接收相关的信息,也叫做调度信息。主要包括:
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调制格式信息;
传输块大小信息;
用户设备标识(User Equipment IDentity,UE ID)信息等。
其中,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是指基站下发的数据所占用的物理资源的位置和大小信息,通知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UE能够在相应的物理资源位置上接收到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调制格式信息是指发送的数据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保证用户接收数据以后可以正确的进行解调。
传输块大小信息是指本次传输的数据未经信道编码时的原始信息比特数量。
UE ID是系统中唯一标识某个UE的身份识别码。
当调度信息通过调度信令携带由基站下发给UE时,UE首先辨识UE ID信息,确认本次调度是否有发送给自己的数据,如果有,根据调度信息比特组分别确定相应的时间传输单元上基站下发给自己的数据所占用的物理资源的起始位置和大小信息(即占用的物理资源单元的数量),传输块大小信息和采用的调制方式,并据此推算出采用的信道编码的码率,从而确保能够正确接收发送给自己的数据并正确解调解码,恢复出基站发送的原始数据。
具体推算方法为:
设每个物理资源单元可以承载的调制符号数量为NBand;设某种传输块大小(TBSx)对应的原始比特数量为NTBSx;设某个用户数据占用的物理资源单元的数量为NRUx,调制阶数为M,编码码率为C,编码调制后,每个调制符号承载的原始比特数量为(log2M)*C比特/符号,则:
C=NTBSx/NRUx*NBand*(log2M) (1)
现有技术中(参见文献3GPP 25.212 4.6及3GPP R1-060803),每种调度信息分别独立编码,当给每个UE分配连续的物理资源单元时,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了连续分配的物理资源单元的起始位置信息和所占物理资源单元的数量。
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省指示调度状态的调度信令的比特开销,所作的优化仅是基于物理资源单元的起始位置和所占物理资源单元数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没有考虑其它调度信息之间仍然存在的相关性,因此,调度信令所占的比特数不是最优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的调度状态指示方法,用以降低通信系统中调度信令的比特开销。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相对应的基站与用户设备。
本发明方法包括:
A、基站根据对用户设备的调度状态生成相应的调度信令信息;
B、对所述调度信令信息中彼此相关的调度信息项进行联合编码后发送调度信令给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调度信令信息至少包含用户设备标识信息、用户设备的物理资源分配信息、传输块大小信息;
所述步骤B中,对用户设备的物理资源分配信息和传输块大小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其余信息独立编码。
所述物理资源分配信息包括物理资源单元的位置信息和占用的物理资源单元数量信息;
所述联合编码方式包括:
先对分配给用户设备的物理资源单元的位置信息和占用的物理资源单元数量信息进行第一级联合编码;
再结合传输块大小信息进行第二级联合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到调度信令后,解析出所述调度信息;当所述调度信息为指示用户设备的下行调度信息时,执行下列步骤:
A1、由解析出的调度信息确定出基站采用的调制阶数和编码码率;
A2、根据分配给自己的物理资源单元的位置信息和占用的物理资源单元数量信息接收相应数据块,用确定出的调制阶数和编码码率进行解调制和解码处理;
当所述调度信息为指示用户设备的上行调度信息时,执行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8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