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锤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79530.5 | 申请日: | 200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强尼·鲍瑞那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1/06 | 分类号: | B25D11/06;B25D11/04;B25D17/00;B25D1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锤类工具,尤其是一种电机驱动的锤类工具的锤击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电锤广泛的被家庭或者专业使用者应用于墙壁或者天花板上 的表面清除。锤击通常由运动转换机构完成,将中间轴的转动转换为钻头的纵向往复 移动。类似运动转换机构通常一方面包括锤击组件,另一方面包括与钻头反向移动的 平衡块。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设计中,中间轴每转一周仅获得一个冲击,作用在平衡 块上的能量被浪费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驱动的锤,尤其是可提升锤击效率的电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工作过程中可减少能量损失的锤类工具。
根据本发明,一种锤,包括壳体,马达,锤击工具,第一冲击块,第二冲击块, 第一锤击组件可操作的连接到所述马达用于所述第一冲击块撞击所述锤击工具,以及 第二锤击组件可操作的连接到所述马达用于所述第二冲击块撞击所述锤击工具,所述 第二锤击组件的锤击作用相对于所述第一锤击组件的锤击作用以所述锤击交替发生的 方式相互错开,并且,所述第一冲击块和第二冲击块相互反向移动。
由于两冲击块用于锤击,锤类工具的锤击效率增加了,同时抑制了震动可能对使 用者产生的健康问题。
优选的,所述锤击工具具有一个纵向轴线,第一锤击组件包括具有预定第一质量 的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杆,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做第一往复运动,以及第二锤击组件包 括具有第二预定质量的管,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做第二往复运动,所述管安装于所述壳 体中并且至少部分的容纳所述杆。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锤击组件包括安装在中间轴上的第一和第二摆动板并且分别 与所述杆和管连接,所述锤击工具因此交替的接收所述杆和管的锤击作用。本实施例 中,中间轴每转一周产生两个锤击作用,因此,中间轴每转所产生的锤击数量加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锤的效率加倍了。
作用在操作者上的震动减小了,不仅导致操作者使用舒适度的增加,也增加了完 成工作的精确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间轴上安装的摆动板的设置代表了一种用于使两个冲击块在相 反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机构。
优选的,锤击组件中包括弹性阻尼元件,用于为冲击块提供加速与缓冲。
类似机构的其他优选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有叙述。
同样值得强调的是,上面说明的设计也可以用于锤钻机构。类似机构中,传动齿 轮系统可以连接到马达,特别是通过中间轴旋转锤击工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具体的阐述。
图1是电锤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在第一冲击块撞击连接于锤击工具的冲击块的 过程中,第二冲击块缩回;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锤沿II-II线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锤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在第二冲击块撞击连接于钻头的锤 击体的过程中,第一冲击块缩回;
图4是与图1相应的锤钻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与图3相应的锤钻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齿轮传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结合图6中的齿轮传动系统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8是另一种齿轮传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结合图8中的齿轮传动系统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结合图9中的驱动机构的锤的侧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XI-XI方向的示意图;
图12是另一种齿轮传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结合图12中的齿轮传动系统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4是与图8中的齿轮传动系统相似的另一种齿轮传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结合图14中齿轮传动系统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6是另一种与图6中齿轮传动系统相似的与图15中的滑板相连的齿轮传动系 统;
图17是本发明另一个锤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锤的侧视图;
图19是沿图18中Z-Z方向的示意图。
其中,
2壳体 4锤击工具 6冲击块
8夹头 10平面侧 12导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9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