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防掉落外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0281.1 | 申请日: | 200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线 耳机 麦克风 装置 掉落 外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特别是有关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一种防拉扯掉落的外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消费性移动电子设备的风行,各种新颖的、有线或无线的、结合耳机与麦克风的装置成为手机、MP3播放器、PDA不可或缺的配件。
其中很常见的一种就是如图1a、图1b所示的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这些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外部结构通常都包含有一个连接在机身10的弧形固定件20以便配挂在单耳上,如图1a所示;或是机身10上有一个可嵌入耳轮的固定件(未图标),配戴后如图1b所示。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与手机、PDA等连接的信号线30则是由机身的内侧或外侧延伸垂落。以下所称上、下、左、右各个方位都是以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配挂时的角度来看,贴近人脸者为「内」而较高者为「上」,反之则为「外」与「下」。
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流行主要由于其和无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相比明显较低的价格。不过为了配戴方便与舒适,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除了本身重量低、体积小外,其固定件一般仅是将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悬挂在耳上,而不是和耳朵紧密夹合。因此,当信号线被配戴的使用者的身体部位或外物勾到或扯到时,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很容就从耳上掉落。严重时,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还会因而摔落地面而故障。目前尚未有适当的解决方案可以兼顾配戴的舒适以及配戴的稳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防掉落外部结构,巧妙的利用其信号线,来避免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因为拉扯而掉落。
本发明所提出的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防掉落外部结构,是在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机身至少设置有一个从机身外延的夹扣。这个夹扣的位置高度要高于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信号线在机身的出口高度。当有一个以上的夹扣时,至少要有一个夹扣的高度要高于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信号线在机身的出口。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信号线因此可以被扭转向上、沿着机身向上延伸并嵌入夹扣而固定。信号线进而沿着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绕行到耳后再向下垂落以与手机或PDA连接。由于信号线的质轻柔软,因此不会对耳朵造成额外的负担。而当手机、PDA、或信号线被勾住、拉扯时,因为信号线绕行经过耳朵的缓冲,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不致轻易掉落。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沿着信号线的线身适当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小型且质软的插柱,另外在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至少设置有一个对应的插孔。这个插孔的位置高度要高于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信号线在机身的出口高度。当有一个以上的插孔时,至少要有一个插孔的高度要高于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信号线在机身的出口。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信号线因此可以被扭转向上、沿着机身延伸并将插柱嵌入插孔而固定。
结合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要求保护范围,将上述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与优点详述于后。然而,当然可以理解所附图的附图标记纯为解说本发明的精神而设,虽然部份组件未依正确尺寸或比例绘制,却不应当将此视为本发明范畴的定义。有关本发明范畴的定义,请参照所附的要求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a、1b所示是二种公知的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a、2b所示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的侧视与俯视示意图。
图2c所示是第一实施例信号线穿过夹扣的透视示意图。
图2d所示是第二实施例信号线的插柱嵌入机身插孔的透视示意图。
图中:
10机身,20固定件,30信号线,100机身,110夹扣,120插孔,200固定件,300信号线,310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基本上可以适用于所有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而不限其一定要具有某种外观或形式、或是采用某种特定的技术(例如采用电容式或压电式的收音技术)。从抽象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哪一种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如图1a、1b的侧视图所示,其外部结构都一定包含有一个机身10、一个和机身10连接并使单耳有线耳机麦克风装置置放于左耳或右耳上的固定件20(在图1b中被遮盖而看不到)、以及由机身适当位置处延伸而出的信号线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久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釉、面釉基础配釉的搅拌方法
- 下一篇:流媒体中加入广告信息的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