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满液式冰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0649.4 | 申请日: | 200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琪;陈宏民;林文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9/02;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满液式 冰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液式冰水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冷媒液面高度的满液式冰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渐进步,人们对于日常生活舒适性的要求也日益的提高。舒适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即在于舒适的室内温度,以使人体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舒适地工作与休息。此外,对于食物的保存与制造亦常常需要提供较低的温度。
因此,冷冻空调的技术也日益的进步。对于大型的中央空调设备,通常使用由马达、压缩机、热交换器与冷媒膨胀装置等组成的冰水机,以将冰水降温后,由冰水循环系统送入送风机或空调箱将空气降温,再由风管将冷风送至需要冷气的处所。而冰水机耗能一般也为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之最。所以,冰水机的效率高低乃攸关到整体中央空调的运转效率。如何能提高冰水机的工作效率,将可有效地节约所需的能源。
冰水机若以压缩机的型式区分,可分为离心式、螺旋式、往复式及涡卷式等。若以冷凝器区分则可分为水冷式、气冷式及蒸发冷却式等。若以蒸发器作为区分则又可分为直膨式(direct expansion type)及满液式(flooded type)等等。
其中,满液式冰水机的效率较优于直膨式冰水机的效率,因此目前已渐渐成为中央空调所使用的冰水机的较佳选择。
然而,当满液式冰水机于运作时,其冷媒液位控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关键技术。不管在满载、卸载、负载变动状态下,蒸发器内冷媒液面,正好覆盖最上排的铜管,将有助于冷媒与水能够在饱和蒸发温度条件下做热交换,使其具有最高的效率。若冷媒液面过高时,不但能力与效率不会增加,反而担心会有液态回流,造成压缩机损坏。
部分习知的满液式冰水机采用电子式膨胀阀加液位感测器来做液位控制。虽然,在满载标准的条件下,可以很精确地来控制冷媒目标液位,使蒸发器内的冷媒液面刚好浸泡到最上排铜管。然而,实际运转时,因负载的变化关系,压缩机具有不同的运转模式,例如是在双机满载、双机卸载、单机满载、单机卸载等情况下来运转。因此,在实际运转时,不同的运转情形往往导致原先设定的目标液面,也需要被做些微修正的状况,如果仍以单一目标液位来控制膨胀阀时,在某些运转情形下,冷媒液面并无法覆盖到最上排铜管,不但不能发挥最大效率,同时也失去了满液式冰水机的意义。
因此,部分习知的满液式冰水机虽采用液位感测器,量测目标值与实际液位高度之差,进而控制所需的冷媒液面高度。然而,在实际操作的情况下,由于负载变化,使得压缩机必须调节输出容量,其将造成液面无法达到目标高度,以致于不能充分发挥热交换器的最大效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满液式冰水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满液式冰水机,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满液式冰水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满液式冰水机,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满液式冰水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满液式冰水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满液式冰水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量测冷凝器的压力,推估压缩机吐出温度,进而控制冷媒流量,以确保蒸发器的冷媒液面高度,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满液式冰水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价格较为便宜且具有高可靠度的温度侦测器量测压缩机出口温度,以控制冷媒流量并确保蒸发器的冷媒液面高度,进而取代价格昂贵的液位感测器,有效降低满液式冰水机的制造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满液式冰水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温度侦测器量测压缩机出口温度,以避免液态回流的情况发生,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