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相沉淀法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0668.7 | 申请日: | 200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江涛;张玻;王嵩龄;廖春生;严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方正稀土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相 沉淀 法制 稀土 氧化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氧化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相沉淀法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沉淀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晶核的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过程,将沉淀剂加入料液中时,当沉淀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该条件下沉淀的溶度积时,离子通过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微小的晶核。晶核形成之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仍在向晶核表面扩散,并且进入晶核,以至逐渐形成晶体即沉淀微粒。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由离子形成晶核,再进一步聚集成沉淀微粒的速度称为聚集速度。在聚集的同时,构晶离子在一定晶格中定向排列的速度称为定向速度。定向速度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的本性;聚集速度主要由沉淀时的条件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过饱和度。沉淀法一般分为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和均相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和共沉淀法都是将沉淀剂加入料液中立刻产生沉淀,容易发生局部过浓现象,从而导致沉淀颗粒不均匀,且严重夹杂。均相沉淀法是先控制一定的条件,使加入的沉淀剂不立刻与料液生成沉淀,而是先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地释放出来,然后再通过一化学反应,使构晶粒子从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析出。它和前两种沉淀法相比,可以避免局部过浓的现象发生,而且由于构晶粒度子的过饱和度在整个溶液中比较均匀,所以获得的沉淀为颗粒均匀且致密,吸附杂质少,易于过滤和洗涤的晶形沉淀。
中国专利CN1230582采用均相沉淀法,均相沉淀与超声化学法相结合制造前驱体,它的缺点为产品易团聚,颗粒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前人对均相沉淀法已有一定的研究,但一般都是将溶液加热到70℃以上,pH值发生缓慢的增长,这不利于晶核在相同的环境下生成,从而影响到粒子的单分散性,为了制得粒度均匀的粒子,不仅要求成核速度大,而且必须保证晶核在同样的化学环境下同时生成。
本发明利用脲酶可以催化尿素水解的特性,于室温或低温下诱发均相沉淀制备出了稀土氧化物的前驱体,通过对反应物及沉淀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前驱体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的控制制备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的稀土氧化物。其优点在于利用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创造出均相沉淀所需的条件:大量的构晶离子在相同的化学环境下同时产生,成核速度远大于晶核生长速度,因而得到的粒子颗粒均匀,产品纯度高,易于过滤,并且反应可在室温或低温下进行,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稀土氧化物前驱体为颗粒均匀且致密,吸附杂质少,易于过滤和洗涤的晶形沉淀,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
一种均相沉淀法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以稀土盐溶液为原料,在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尿素作沉淀剂,尿素的加入量为与稀土的摩尔比1.5∶1-5∶1,加入一定量的脲酶或含脲酶的物质作催化剂,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反应温度为0至80℃,将得到的沉淀洗涤后过滤,洗水温度为10-90℃,得到的前驱体在40-90℃烘干,时间为0.5-8小时,在300-900℃的温度下焙烧1-4小时,得到稀土氧化物。
进一步,所用原料稀土盐溶液可以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等其中的一种,或稀土碳酸盐、氢氧化物等用硝酸、盐酸或硫酸等酸溶解得到。
进一步,沉淀过程中采用尿素作沉淀剂,采用脲酶或含脲酶的物质如豆粕等或脲酶的提取液作催化剂。
进一步,用乙醇、甘油、丙酮等有机溶剂或水作为提取剂,从豆粕等物质中提取的粗酶液。
本发明由于采用酶诱发均相沉淀法,使反应可以在低温下进行,节约了能源,同时得到的稀土氧化物前驱体为颗粒均匀且致密,吸附杂质少,易于过滤和洗涤的晶形沉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本发明通过脲酶催化尿素水解均相沉淀制备稀土氧化物,主要反应如下:
尿素水解:
氨水电离:NH3·H2O-NH4++OH-
沉淀反应:RE3+3OH-+CO2-RE(OH)CO3·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方正稀土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方正稀土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