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1089.4 | 申请日: | 200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敏;黄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H03M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 信号 编码 译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其能够大幅降低声音信号处理手段的声音信号播放与任务之间如何达成同步的复杂度。
背景技术
由于声音信号集成电路(IC)在有许多的应用上,要求着在放音的同时,又可以与一些任务(Tasks)的执行状态达成同步效果。现行声音信号集成电路与任务之间做到同步效果的习知技术,大多是使用定时器(timer)的计时手段,请参见图1显示采用公知计时手段使得声音信号播放与任务之间做到同步效果的示意图。声音信号1在开始时间S被声音信号集成电路译码而播放出声音,一直播放至结束时间E为止。
由于在一个特定应用上,特定应用要求必须在声音信号1的声音播放到达时间T0时,必须激活第一任务;特定应用且要求必须在声音信号1的声音播放到达时间T1时,必须激活第二任务。定时器(timer)被使用来作计时,将定时器分别定时至时间T0与时间T1,通过定时器的定时作用,致使得声音信号播放与第一、二任务之间做到同步效果。
上述公知技术由于使用定时器,因此,特定应用的设计者必须小心计算出正确计数,这会增加特定应用在编写程序代码上的困难度,且在硬件上必须用掉一个定时器。
本发明发明人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乃亟思发明而改良一种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让应用的设计者可大大降低声音信号处理电路的声音信号播放与任务之间如何达成同步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使得声音信号在译码播放的过程中能够与任务之间做到同步效果。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使得运作中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能够与任务之间做到同步效果。
本发明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使得应用的设计者可大大降低声音信号处理手段的声音信号播放与任务之间如何达成同步的负担。
为达成本发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乃包括下列步骤。声音信号编码步骤是包含:(A1).在一声音信号的开始结间至结束时间之间,设定至少一个以上的同步时间参数P0、P1、P2、…、Pn,其中n>=1;(A2).判断将要进行编码的该声音信号的时间点,该时间点是否为其中一个的该些同步时间参数P0、P1、P2、…、Pn;(A3).若该判断为真,则输出一输出埠码;若该判断为假,则输出该时间点的声音信号成份经声音信号编码处理后对应的一声音信号编码值,其中该输出埠码是与该声音信号编码值为不同数值;(A4).重复执行步骤(A2)与步骤(A3)直到该声音信号的结束时间到达为止。声音信号译码步骤是包含:(B1).判断将要进行译码的声音信号编码值其对应到该声音信号的时间点,该时间点是否为其中一个的该些同步时间参数P0、P1、P2、…、Pn;(B2).若该判断为真,则输出该输出埠码至一输出埠;若该判断为假,则输出该时间点的声音信号编码值经声音信号译码处理后对应的声音信号成份;(B3).重复执行步骤(B1)与步骤(B2)直到所有声音信号编码值已完成该声音信号译码处理为止。
为使熟悉该项技术人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对本发明详加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采用公知计时手段使得声音信号播放与任务之间做到同步效果的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显示本发明声音信号编码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显示本发明声音信号译码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使得声音信号播放与任务之间做到同步效果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声音信号编码步骤的变化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显示本发明声音信号译码步骤的变化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显示实施本发明编码/译码方法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其部份电路方块图。
符号说明
1声音信号 10声音信号编码/译码方法
20声音信号 101声音信号编码步骤
1011、1013、1015、1017、1018、1019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1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酸铝-莫来石质蜂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锂-硫酰氯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