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盐酸布替萘芬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1187.8 | 申请日: | 200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凌沛学;王淑华;贺艳丽;刘爱华;张玲;汤漩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沛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1/27 | 分类号: | C07C211/27;A61K31/137;B01J31/06;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盐酸 布替萘芬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布替萘芬属于第三代烯丙胺类抗真菌药,具有独特的抑制真菌和杀灭真菌的双重作用,在较低浓度时即能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导致真菌体内角鲨烯蓄积和麦角固醇合成不足:(1)角鲨烯对真菌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致真菌快速死亡,表现出杀菌活性;(2)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形成之必需成分,其合成不足使真菌生长受抑制。
相对于传统多烯类和唑类抗真菌药,盐酸布替萘芬具有疗效强、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国内外报道的合成路线有以下三种:
1.合成路线一
本合成路线的收率为86%。因为该法以DMF为反应溶剂,毒性大,沸点高,难回收;生产周期长;制备对叔丁基溴苄时副产物多、污染大、成本高、反应时间长,一般不建议使用。
2.合成路线二
本合成路线的收率为72.8%。该法以甲苯为反应溶剂,毒性大而且该法收率低。
3.合成路线三
该合成路线的收率为60%,但是以DMF为反应溶剂,毒性大,沸点高,难回收,而且该法收率低,生产周期长。
以上3种合成路线均使用了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如DMF、甲苯,对环境污染大,且生产周期较长,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收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的制备盐酸布替萘芬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制备方法的环境污染、收率和生产周期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以氢氧化钠为缚酸剂,以水为反应溶剂,对叔丁基氯苄与N-甲基-1-萘甲胺在50~100℃下反应0.5~5小时,加氯仿提取,盐酸酸化,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盐酸布替萘芬。
上述方法中提及的“以水为反应溶剂”指反应过程不加入任何有机溶剂。
上述方法中提及的“相转移催化剂”选自聚乙二醇类或季胺盐类相转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合成路线的反应式为:
本发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使用水为反应溶剂,不使用毒性大、难回收的有机溶剂如DMF、甲苯,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且该法收率较高,可达86.5%,而且生产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不能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取N-甲基-1-萘甲胺77g、聚乙二醇-600 60g、5N NaOH溶液200ml,加热至95℃,慢慢滴加对叔丁基氯苄82g,滴完,保温反应3h,降温,加氯仿300ml萃取,水洗3次,加入6NHCl 150ml,测pH为2左右,分去盐酸,水洗至中性,蒸去氯仿,加300ml乙酸乙酯回流,过滤,乙醇-丙酮重结晶得134g产品,收率86.5%,MP:211~215℃。
试验数据
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质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产品进行了结构确证。
元素分析试验结果为:化合物中含碳78.00%、氢7.97%、氮3.96%、氢10.17%。
核磁共振氢谱(1H-NMR,CD3OD)试验结果为:δ:4.869(s,2H,-CH2-naphthaline),2.797(s,3H,N-CH3),4.485(s,2H,-CH2-phenyl),1.341(s,9H,-C(CH3)3),7.499~8.014(m,11H,苯环或萘环)。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CD3OD)试验结果为:δ:31.936(C-O),36.032(C-2),41.049(C-8),56.856(C-9),61.620(C-7),127.107(C-4),132.601(C-5),155.294(C-3)。
红外光谱(IR,KCl,cm-1)试验结果为:3047.41(芳环),2959.95(CH3),2903.74(CH2),1513.82(C=C或芳环),1409.44(CH2-N),1395.87(CH3),1395.98(CH),799.25(芳环),776.77(芳环),各峰归属与文献报道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沛学,未经凌沛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1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防潮结构
- 下一篇:具语音提示操作的多媒体播放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