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2906.8 | 申请日: | 200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3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G3/34;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包括一液晶显示单元及一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大致又可分为直下型背光模组以及侧光型背光模组两种类型。
近来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普遍利用以及技术的改良,其显示的尺寸也随的变大,尤其使用在电视上时,目前最为被消费者接受者大多在27~42英寸之间。而对于作为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其背光模组大多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当然,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所需的发光单元数量是比侧光型背光模组所需的发光单元来的多。
承上所述,不管是何种型态的背光模组,均需要藉由至少一驱动电路板来加以驱动背光模组中的发光单元,目前最常作为发光单元者是为冷阴极灯管,而用以驱动发光单元者乃是经由驱动电路板所提供的一高压驱动讯号来加以驱动。如图1所示,通常为使发光单元11(冷阴极灯管)以及驱动电路板1 3能顺利连接以及组装,业者会于发光单元11的电极端111、112电连接一耐高压且具有一连接端子121的连接线12,再经由连接线12的连接端子121连结于驱动电路板13的一连接端子131。此时,驱动电路板13所输出的高压驱动讯号即可经由连接端子131、连接端子121以及连接线12而传送至发光单元11并加以驱动发光单元11。
就上述背光模组而言,由于驱动电路板13所提供的高压驱动讯号通常是为千伏特(KV)等级以上的高压,因此当驱动电路板13的连接端子131与连接线12的连接端子121没有连接好或是接触不良时,经常会引发跳火现象(arcing),甚至因此而引起巨大灾害。另外,由于发光单元11及驱动电路板13之间必须藉由一连接线12连接,因此在组装的时候必须藉助人工,换言之,即是无法自动化生产。又由于连接线12以及连接端子121、连接端子131均必须要是能耐高压,因此必须花费较高的成本。此外,由于流经连接线12的讯号为千伏特等级的高压高频讯号(数十KHz),因此连接线12很容易因空间杂散电容产生电容耦合的漏电现象,进而造成用以驱动发光单元的电流不易控制。
承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且降低成本,同时又能避免跳火现象及漏电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避免跳火现象及漏电现象产生且便于自动化生产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至少具有一电极接脚;一功率讯号产生电路板,产生一驱动该发光单元的功率讯号,该发光单元的该电极接脚电连接于该功率讯号产生电路板;以及一控制电路板,具有一切换回路,该控制电路板产生一切换讯号,使该切换回路依据该切换讯号来进行开、关,该功率讯号产生电路板是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板,并依据该切换回路的开、关产生该功率讯号。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背光模组,其更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反射面,该发光单元与该功率讯号产生电路板是位于该反射面侧,且分别设置于该壳体上。
前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壳体是为一金属壳体。
前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功率讯号产生电路板是具有一回路表面,该回路表面是与该反射面约呈平行或约呈垂直。
前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功率讯号产生电路板是包括一升压回路,其是与该控制电路板的该切换回路电连接,该升压回路是藉由该切换回路的开、关而产生该功率讯号。
前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升压回路是包括一变压器或一压电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2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