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试座舱氧分配回路的操作可靠性的测试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3091.5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京特·克鲁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00;G0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生平;杨红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座舱 分配 回路 操作 可靠性 | ||
1.一种测试器(100),用于测试具有多个部件(20,30,40,50)的座舱氧分配回路(1)的操作可靠性,从而确保在紧急情形下氧从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到飞行器座舱机组人员的供给,所述测试器包括:
用于将代替所述部件(20,30,40,50)中至少一个的所述测试器(100)电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的装置(20’,30’,40’,50’),
指示器(120),用于指示所述测试器(100)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的电连接已经以预定方式建立,以及
开关装置(RL1,RL2,RL3,RL4),用于启动所述测试器(100)的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部件(20,30,40,50)在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时的操作条件,
其中,所述用于将所述测试器(100)电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的装置包括多个端子(20’,30’,40’,50’),每个端子具有输入和输出,所述多个端子(20’,30’,40’,50’)对应于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的对应部件(20,30,40,50)上提供的多个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测试器,其中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部件(20,30,40,50)的预定操作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测试器,其中所述输出信号对应于所述部件(20,30,40,50)在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时生成的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测试器,其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多个继电器(RL1,RL2,RL3,RL4)。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测试器,其中所述继电器(RL1,RL2,RL3,RL4)在开关时将输出信号分配到不同端子(20’,30’,40’,50’)的输出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测试器,其中所述继电器(RL1,RL2,RL3,RL4)可通过由所述测试器(100)从位于飞行器座舱中的控制单元(42,44)接收的输入信号来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测试器,其中所述指示器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20)。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测试器,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120)连接到所述多个端子(20’,30’,40’,50’)的一个输入。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测试器,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120)在施加地电势到所述端子(20’,30’,40’,50’)的所述输入时激活。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测试器,其中所述测试器(100)代替压力调节器(30)、电磁阀(40)、氧压力计(20)和压力开关(50)来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
11.根据权利要求6的测试器,其中所述测试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在0V和28V DC的范围内。
12.一种用于测试具有多个部件(20,30,40,50)的座舱氧分配回路的操作可靠性,从而确保在紧急情形下氧从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到飞行器座舱机组人员的供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经由多个端子(20’,30’,40’,50’)中的至少一个将代替所述部件(20,30,40,50)中至少一个的所述测试器(100)电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
借助于指示器(120)来检验所述测试器(100)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的电连接已经以预定方式建立,以及
启动用于启动所述测试器(100)的输出信号的开关装置(RL1,RL2,RL3,RL4),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部件(20,30,40,50)在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时的操作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验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部件(20,30,40,50)在连接到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时的预定操作条件,而且如果所述输出信号不指示所述预定操作条件,则调节所述座舱氧分配回路(1)直至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部件(20,30,40,50)的所述预定操作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0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