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管口退火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3219.8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新;许维华;孟秀清;陈革;章其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鸣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23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空集 热管 管口 退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以下简称集热管)管口退火工艺,在排气过程中进行管口退火的生产工艺,属于太阳能生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口退火是生产集热管的重要公步,目的是消除内管与外管管口熔封时产生的永久应力,提高集热管的机械强度,在集热管生产的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工艺是在内管与外管管口熔封后,立即用卧式燃气退火炉进行管口退火,然后再进行烘烤排气。
采用这种生产工艺是由于燃气压力及成分难以控制,导致退火温度在550~650℃之间波动,使退火效果不一致;而且内管与外管的温度难以一致,致使内管退火效果差,部分仍有应力残留而影响集热管的机械强度。另外,仅管口处局部受热,与其他位置的温度梯度达600℃而无法整体退火,同时也不利于进行产品质量跟踪和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管口退火工艺,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在内管与外管管口熔封后,再集热管烘烤排气装置中进行管口退火,管口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由玻璃材料的性质和退火后应力消除试验决定。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集热管内管和外管的管口熔封以后,在烘烤排气过程中进行管口退火,管口处的温度T对于高硼硅玻璃,其退火温度T为570℃,温度波动范围为±5℃,退火时间t为3-4分钟。管口温度高于集热管其他部分的温度,退火时间也小于烘烤排气时间,用两组加热器和两个温度控制器分别控制退火温度和时间以及烘烤排气温度及时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良好控制高硼硅玻璃3.3的退火温度在570℃,温度波动±5℃,退火时间t设定在莫某一围约3-4分钟,退火过程中使内管与外管的温度一致,彻底消除管口的应力,从而改善退火质量,提高集热管的机械强度,减少了一道集热管生产工序,同时也有利于进行产品质量跟踪及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改造。
附图说明
图1 集热管在排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图
其中,AF是排气阶段 AB为加温阶段 BE为排气保温阶段CD是退火阶段 EF为降温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曲线,在集热管的内管与外管的管口溶接封口以后,暂时并不进行管口退火,而是直接在集热管烘烤装置中进行烘烤排气,在排气过程AF段中,通过在排气温度的基础上提高管口处的温度T,控制退火时间t而达到退火温度并进行控制,以完成退火(即CD阶段),管口退火温度T由玻璃材料的性质决定,例如对于高硼硅玻璃的退火温度T约为570℃,实际温度应根据退火应力试验决定。
退火时间t设定在某一范围例如3-4分钟,集热管管口处的退火时间t由玻璃材料的性质和退火温度T决定,对于高硼硅玻璃的退火时间t为3-4分钟,而实际温度应根据退火应力试验决定,因此用两组加热器和两个温度控制器分别对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和烘烤排气温度及时间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鸣,未经黄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