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信道中的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3952.X | 申请日: | 200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4 | 分类号: | H04L1/14;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志勇;颜涛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信道 中的 编码 解码 解复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业务信道中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业务信道中的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方法,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过程中,必须对数据业务进行纠错编码才能在复杂的移动通信环境中获得可以接受的性能,而通常所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主要适用于传送和话音相关的业务,这种网络交换方式对于数据业务而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数据通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较大,如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若按峰值比特率分配电路带宽则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按照平均比特率分配带宽,则会造成数据的大量丢失。其次是和语音业务比较起来,语音信号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且实时性一定要高,而数据业务对时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需要进行无差错的传输。因此就需要一种技术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而分组交换技术就是针对数据通信业务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交换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业务信道中的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方法,通过采用快速的重传技术来获得足够的链路增益,同时数据组段方法也能使数据的组织更为灵活,以避免因固化数据长度而影响移动通信的传输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信道中的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方法,其中,一种业务信道中的编码复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输入的业务数据进行纠错编码;
(2)对纠错编码后的业务数据进行存储转发,并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进行重发;
(3)根据物理帧承载的数据量对存储转发后的数据进行速率匹配;
(4)经过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固定分段;
(5)对固定分段后所得的数据进行交织处理;
(6)将交织后的数据映射到物理信道帧内。
其中,步骤(1)所述的纠错编码,包括如下步骤:
(1-1)对业务数据附加循环冗余校验位;
(1-2)对附加校验位后的数据进行分段;
(1-3)对分段后的数据进行编码。
其中,步骤(2)所述的重发包括,当接收端返回需要重发的指令,则发送端持续重发,当发送端确认收到无需重发的指令则停止重发。其中,进一步包括,重发采用部分重发或全部重发的方式进行数据的重发。
其中,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当数据量超过物理帧承载上限时作打孔压缩处理,当数据量不到物理帧承载上限时进行重复冗余处理。
其中,一种业务信道中的解码解复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物理信道数据从物理信道中提取出来;
(B)对所述提取出的数据进行解交织处理,得到各分段数据;
(C)对各分段数据进行组合;
(D)对组合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纠错译码;
(E)根据纠错译码器是否获得正确的原始信息来判定是否需要发出重发指令。
其中,步骤(D)所述的纠错译码,包括如下步骤:
(D1)删除发送端产生的冗余数据或对发送端的空洞位置进行补零;
(D2)将上述处理后得到的多次重发的数据结果进行软合并;
(D3)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译码。
其中,所述步骤(D2)进一步包括,对全部重发或部分重发的数据进行合并。
其中,所述步骤(E)进一步包括,当译码错误时发出重发请求指令,当译码正确时发出确认收到且无需重发的指令。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纠错编译码、数据重传和打孔或重复技术,提升了分组域数据的误块率性能,从而提高了链路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业务信道的编码复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业务信道中的编码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编码复用方法中纠错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业务信道的解码解复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业务信道中的解码解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解码解复用方法中纠错译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业务信道的编码复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包括:纠错编码器、自适应重发器、打孔器、重复器、分段器、交织器和物理信道映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设备和设置有该电源设备的电器
- 下一篇:一种提取荷叶黄酮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