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中天然色素辣椒红色素的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85184.1 申请日: 2006-05-30
公开(公告)号: CN101082609A 公开(公告)日: 2007-12-05
发明(设计)人: 田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 田丽萍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3200***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食品 天然 色素 辣椒 红色素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申请名称

食品中天然色素辣椒红色素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

背景技术

19世纪中叶以前,人们都是用食用色素着色,自从1856年英国W.H PERKINS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以后,相继合成了许多有机色素。由于这类色素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很快就取代了天然色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除了其本身的化学性能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在合成过程中,还可能被砷、铝等有害物质所污染。因此,世界各国已先后禁止使用许多合成色素。据统计,世界各国曾作为食用的合成色素品种有100多种,但目前各国仍广泛使用的仅十几种,有的国家如挪威已完全禁止使用合成色素。随着人们崇尚天然、追求健康和安全第一的心理要求,以及中国进入WTO所面临的全球化经济的需要,食用天然色素的发展更加迅速。据资料统计,1971-1981年世界公开发表的食用色素专利为26个,其中87.5%是食用天然色素。天然色素因其独特功效和低毒性在食品和化妆品应用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虽然绝大多数天然色素无毒和无副作用,安全性高,但是,天然并不等于绝对无毒,许多天然色素的毒性资料比较少,未能制订ADI值,即对其毒性还不清楚。为安全起见,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检验方法一食品中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体系,对保护民族产业,提升我国食品工业以及此次涉及的相关行业标准水平的提升,对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防止贸易壁垒,尤其是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有着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其独特的干旱自然生态环境孕育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优势植物(如番茄、辣椒、红花和甜菜等),天然色素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但对其开发力度不够,技术水平低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天然色素的检测方法比较落后,因此建立天人色素的检测体系对促进我国的食品安全和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的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该方法可以可使辣椒红色素与其它色素完全分离,从而准确定性、定量的分析测定辣椒红色素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避免了样品处理所需萃取等繁琐步骤,适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辣椒红色素的检测方法与技术参数: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10ADvp),二级管阵列检测器(SPDM10Avp)流动相V(正己烷)∶V(丙酮)=78∶22,检测波长475nm,分析柱Shim-pack CLC-SIM(M)(150×4.6mm ID),流速:0.8ml/min,柱温40℃,进样量20μl。

附图说明

图1正己烷/丙酮(81∶19)HPLC;图2正己烷/丙酮(70∶30)HPLC

图3正己烷/丙酮(78∶22)HPLC;图4流速为0.6ml/minHPLC

图5流速为0.8ml/minHPLC;    图6流速为1.2ml/minHPLC

图7流速为1.5ml/minHPLC;    图8辣椒红色素标准曲线

图9辣椒中辣椒红色素HPLC;

图10辣椒色素的结构式(图10-1辣椒红素、图10-2辣椒玉红素)

具体实施方式

1样品预处理

准确称取辣椒粉或含辣椒红色素的样品2.2mg于50ml容量瓶中,溶于25m190%丙酮(AR),超声波处理2min,在HZQ-F恒温振荡箱上振荡10min,用丙酮定容至50ml,离心(3000r/min)5min,取一定量在恒温真空干燥机中除去丙酮(温度小于40℃),之后用流动相定容至5ml,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为了减少误差,标准品的处理同样品的处理保持一致。

2流动相比例的确定

从图1-图3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利用流动相体系:正己烷∶丙酮(81∶19)可以看出峰形不完全分离;以流动相体系:正己烷∶丙酮(70∶30)可看出峰分离不完全;以流动相体系:正己烷∶丙酮(78∶22)可看出峰分离良好,峰形美观,无拖尾。所以在今后的实验选用正己烷∶丙酮(78∶22)的流动相体系。

3流速的选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丽萍,未经田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5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