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6343.X | 申请日: | 200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洪振达;陈尚仁;曾宪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5/01;H01Q9/30;H01Q13/00;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频天线,尤指一种用于移动电子装置的平面倒“F”(Planar Inverted-F Antenna,PIFA)型天线与单极天线结合的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等都安装有天线,以使其可以接入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工作。目前,无限局域网大多基于蓝牙(Bluetooth)技术标准或IEEE802.11是列标准。蓝牙技术标准中天线的工作频带落于2.4GHz,IEEE802.11是列技术标准中天线的工作频带分别落于2.4GHz和5GHz。因此,目前笔记本电脑中的天线大多是应用于上述频带的天线。
然而,人们不满足将电子设备仅仅接入一个不能移动(蓝牙技术中信号最大传输距离只有10米,几乎不允许接入该系统的电子设备移动)的或者移动范围很小(IEEE802.11是列标准中信号传输最大距离也只有150米,仅限于办公室之间的移动)的无线局域网。将可移动电子设备接入WWAN(WirelessWide Area Network,无线广域网)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接入WWAN和GPS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将可以更大范围的移动办公、娱乐。目前全球的WWAN主要采用两大技术——分别是GSM及CDMA技术。而要使可移动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能接入GSM及CDMA网络,笔记本电脑中应用的天线就必须能工作于GSM网络工作的频带,即900/1800MHz。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20581号揭示了一种可工作于900/1800MHz的双频倒F型天线,该天线虽可以安装于笔记本电脑以供其工作于WWAN,然而,该天线具有较大的高度,占据较大的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且其高频频宽较窄,低频辐射强度较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工作性能,而且低频和高频之间存在相互干扰。
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频天线,其通过双层板式天线设计使多频天线具有更宽的频带、更大的辐射强度且高低频之间相互干扰大大减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多频天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频天线,用于可移动电子设备中,其包括:绝缘基板、设于绝缘基板上、下表面的第一天线本体和第二天线本体和馈线,绝缘基板上设有贯通孔电性连接第一、第二天线本体;第一天线本体具有工作于低频的第一辐射部和与第一辐射部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地部,所述第二天线本体具有工作于高频的第二辐射部、第二接地部和连接第二辐射部与第二接地部的连接部;所述馈线包括电性连接于第一辐射部的内导体和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地部的外导体;其中,第一辐射部上具有垂直贯通第一辐射部、绝缘基板及第二辐射部的贯通孔以使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电性导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频天线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双层天线本体设于绝缘基板表面的设计,使多频天线的两个辐射部分别设置于绝缘基板的两面,在节省空间前提下使每一个辐射部具有足够的设计空间,从而可以加宽多频天线的辐射频带、使天线低频具有较好的辐射强度且可以有效减少两个辐射部之间的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频天线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多频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
图4是本发明多频天线的增益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是本发明多频天线1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多频天线1可以工作于WWAN(工作于824-960MHz和1710-2170MHz),其包括T型绝缘基板(在本实施例中为印刷电路板)2、形成于绝缘基板2一表面的第一天线本体(未标号)和设于绝缘基板2另一表面的第二天线本体(未标号)。
第一天线本体是一种单极天线,其包括设于T型绝缘基板2的上半部分的第一辐射部3和设置于T型绝缘基板2的下半部分且与第一辐射部3在绝缘基板2同一侧断开的第一接地部34。第一辐射部3呈“ㄈ”型,工作于低频(824-960MHz),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二辐射臂31、32和垂直连接第一、二辐射臂31、32的第三辐射臂33。第一辐射臂31末端垂直于第一辐射臂31朝向第一接地部34延伸出一馈线接入部240。第一辐射臂31和馈线接入部240结合处设有一贯通孔5,该贯通孔5自上而下电性垂直贯通第一天线本体、绝缘基板2和第二天线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63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