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融卡交易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7071.5 | 申请日: | 200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坤裕;张峻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世资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融 交易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交易平台,特别是有关于1种利用金融卡来进行交易的交易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目前电子商务交易的数量与日俱增,其中消费者又以利用信用卡付款为大宗。然而,对商店而言,若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消费,则商店需要付给收单单位手续费。此外,在金额小的买卖交易中,如果每笔交易都需要付手续费给收单单位,对商店来说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因此目前许多商店会将小额交易金额的信用卡手续费转嫁于消费者身上,使得消费者利用信用卡交易的意愿降低。
另一方面,对一般消费者而言,以信用卡作为支付的工具除了可能需要承担商店转嫁额外的手续费,还要注意帐务的管理问题。又因为消费者不需要立即付款,所以可能会有超出消费者预算的花费,造成消费者的个人信用的损坏。
然而,若是使用金融卡来代替信用卡进行消费,在先前技术中仍然存在因为跨行转帐而须缴纳手续费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交易平台来改良先前技术所发生的缺失。
发明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利用金融卡来进行交易的交易平台。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金融卡交易平台可分为商店端与中继站两部份。商店端包括接收装置及商店的银行帐户。中继站包括数据库、资料分析模块及复数的银行帐户。商店端通过中继站与银行端利用网络连接。本发明可应用在虚拟的商店或者是实体的商店。商店端装设有接收装置,用来接收消费者的交易资料。消费者的交易资料包括金融卡的银行帐户资料、交易的金额资料及消费者资料等。中继站内的数据库用来储存消费者资料与商店代号,并用数据分析模块来分析与管理。为了避免因跨行转帐产生扣款的问题,中继站中拥有复数的银行帐户,也就是具备各家银行的帐户。
当消费者在商店端利用金融卡进行消费时,商店端就要先利用接收装置来取得金融卡的交易资料。接着商店端就利用中继站联机至银行端,以供银行端检查金融卡的银行帐户,包括检查帐户内的是否有足够余额等。由于中继站具有复数的银行帐户,因此当中继站接收到交易的金额资料后,就由金融卡的银行帐户将交易的金额转入中继站复数的银行帐户中与金融卡的银行帐户同个银行的帐户,并从复数的银行帐户中与商店的银行帐户同个银行的帐户将交易的金额转入商店的银行帐户。最后中继站会传送交易成功的交易信息到商店端,并且结束本次的交易。
其中,需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实时从复数的银行帐户中将交易的金额转出到商店的银行帐户,也可以设定一结算日而批次地将交易的金额转出到商店的银行帐户。
附图说明
为能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一个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本发明金融卡交易平台与银行端的联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金融卡的交易资料所包含的资料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金融卡交易的银行帐号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金融卡交易平台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图3关于本发明的金融卡交易平台10相关的示意图。
请先参考图1是本发明的金融卡交易平台10与银行端40的联机示意图。
如图1所示,金融卡交易平台10分为商店端21与中继站22两个部份。商店端21包括接收装置211及商店的银行帐户32。中继站22包括数据库221、资料分析模块222及复数的银行帐户31。一般而言,商店端21需要先与中继站22签约,并且设定商店的银行帐户3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商店端21是由通过网络,而通过中继站22与银行端40进行联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中继站22是设置于一服务器内,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银行端40可以包括复数家银行,并不只限定于只有一家银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商店端21是泛指一般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商店,不论是虚拟的商店或者是实体的商店或者是个人商店都包括在内。商店端21装设有接收装置211,用来接收消费者的交易资料50。当消费者使用金融卡在商店端21购买商品或是服务时,商店端21就可以利用接收装置211来得到消费者的交易资料5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接收装置211是为包含可执行网络ATM功能的卡片阅读机,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世资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承世资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7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视频编码器中B帧的快速模式决策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喷墨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