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来水管道漏水检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8377.2 | 申请日: | 200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颜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岳辉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3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来水 管道 漏水 检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检查自来水管道漏水的方法,也就是说检查自来水 在传输过程中有没漏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有严重的漏水问题,原因是自来水管道年 久老化,而又长期埋于地下,漏水源隐蔽,很难发现;
现有的解决方法采用的是人工查漏:经过长时间的输水后,感觉 某一条管道可能存有漏水,就派出查漏人员,沿着管道进行看听查漏; 看是看漏水有没渗透出路面,听则是采用某些仪器,倾听漏水声;
此方法弊端是1:不能急时发现漏水问题;2:定位漏水源效率 太低;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及时检查并发现自来水管道中的漏水问题,本 发明适用于自来水公司,小区或企事业单位的自来水管道漏水检查;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
a、此系统由电子水表和用户端软件组成;
b、在被检查的自来水管道上安装好电子水表,保证用户端软件工 作时能和所有水表正常通信;
c、用户端软件在某一时间时对自来水管道上的所有电子水表进行 一次当前水量读取操作;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当前水 量读取操作;
d、用第二次的水表水量减去第一次的水表水量,计算出每个电子 水表在二次水量读取操作时间间隔内流过的水量;
e、假如在二次水量读取操作时间间隔内,总表流过的水量大于各 分支管道水表的总量,则说明总表到各分支管道水表间存在漏 水;或在没有分支的管道中,管道前端的水表水量大于管道后 端的水表水量,说明此管道中间存在漏水;如图1(1~5代表水 表1~5):假如水表2>水表3+水表4+水表5,说明水表2到 水表3 或水表2到水表4或水表2到水表5的管道间存在 漏水;假如水表1>水表2,则说明水表1到水表2的中间存 在漏水;补充:上面所说的水表指的是水表中的水量;
a中提到的电子水表市场产品都已很成熟,其主要特点是不单能 采集水量数据,工作时还要一直处于命令接收状态,等待命令及时返 回水量信息;当然用户也可以自己改装现有水表,利用霍尔原理或光 感技术,对水表的转圈进行计数,再通过相应的通信接口,比如串口, 红外,无线...和计算机软件通信;b,c,d中提到的方法都需在用户端 软件上实现,也是本发明专利的关键方法所在,软件的主要功能是要 能主动给电子水表下发命令,读取水量信息,计算出某一时间段内流 过所有水表的水量,再根据总表水量不小于所有分支管道水表水量总 和的原理,定位出漏水源的位置;
定位漏水源的精确度是在二个水表之间,所以在被检查的管道中 安装的电子水表越多,漏水源定位的越精确。
本发明所带来的积极效益
应用此发明技术,自来水公司能及时检查到自来水管道中的漏水 问题,把漏水损失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自来水管道和部分水表的布局图,结合发明内容能更清晰 的说明自来水管道的查漏原理。
具体实施步骤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a、选择市场上现有的电子水表或用户自己改装现有水表,对水 表的要求是1:能采集流过自来水管道的水量;2:工作时一直 处于命令接收状态,等待用户命令,及时返回水量信息;3:通 信方式可自由选择,无线,有线...但一定要经得住距离的考验, 能时时和主机软件正常通信。
b、编写主机软件;功能1:要能主动对水表下发读取水量命令;2: 计算出二次抄表的水量差,也就是二次抄表时间间隔内流过的 水量;3:根据总表水量不小于各分支管道水量总和的原理判断 管道有没有漏水源;
c、在被检查的自来水管道上安装电子水表;水表布局时要考虑用 户软件能同时和所有水表通信正常,不允许出现水表和用户端 软件距离过长而导致通信失败的情况。
d、运行软件
定位漏水源的精确度是在二个水表之间,所以在被检查的管道中 安装的电子水表越多,漏水源定位的越精确。不管距离多远,环境如 何,都需保证用户端软件和所有水表正常通信,所以水表布局很关键; 如因为距离问题,用户端软件不能和水表正常通信,需要考虑在此中 间加个数据转发器或信号放大器,以保证用户端软件和水表正常通 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岳辉,未经颜岳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8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