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E-Mg-Ni-M系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8905.4 | 申请日: | 200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增林;宋月清;崔舜;林晨光;闫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B9/00;C22C19/03;C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e mg ni 系贮氢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E-Mg-Ni-M系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贮氢合金即金属贮氢材料,由于其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下能大量(贮氢密度高于液态氢)、安全、可逆地吸收、释放氢气,且吸放氢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所以作为与清洁能源-氢能相关的能量转换材料和能量贮存材料而受到关注。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贮氢合金的应用领域如下:(1)氢能和热能的贮存;(2)氢的分离、回收和净化;(3)氢同位素的分离;(4)民用或电动车用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以下简称镍氢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5)热能-机械能的转换;(6)合成化学中的催化剂;(7)温度传感器。
其中,作为民用或电动车用的镍氢二次电池备受关注并已实现商业化。镍氢二次电池具有如下特点:(1)高容量;(2)耐过度充电和放电;(3)可高倍率充放电;(4)无记忆效应;(5)无环境污染;(6)完全替代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镍-镉二次电池等。
作为镍氢二次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贮氢合金,主要包括RE-Ni系AB5型、Ti或Zr系AB2型等。此类贮氢合金具有如下特征:(1)电化学贮氢容量高(不低于300mAh/g);(2)合金氢化物的平衡氢压适当(0.01~0.5MPa,298K);(3)合金组分的化学性质在碱性电解液中相对稳定;(4)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合金不易粉化;(5)较好的温度特性(-30~55℃);(6)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7)原材料成本较低。
目前,镍氢二次电池正继续向高容量、高功率、低成本方向发展,相应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贮氢合金也在不断发展。据报道,RE-Mg-Ni系AB3或A2B7或A5B19型贮氢合金具有更高的电化学贮氢容量且成本较低,是目前国内外贮氢合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RE-Mg-Ni系贮氢合金中含有金属元素Mg,而Mg的熔点、密度、蒸汽压与RE、Ni等元素相差较大,给该体系贮氢合金的制备带来了困难:
(1)La、Ni的熔点分别为921℃、1453℃,而Mg的熔点为649℃,其沸点仅为1090℃;
(2)La、Ni的密度分别为6.70g/cm3、8.90g/cm3,而Mg的密度仅为1.74g/cm3;
(3)La、Ni在各自熔点温度时的蒸汽压分别为1.33×10-7Pa(921℃)、237Pa(1453℃),而Mg在1000℃时的蒸汽压高达2.86×107Pa。
目前RE-Mg-Ni系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有粉末烧结法和感应熔炼法。粉末烧结法制备该体系合金,实验周期长,合金成分和组织不均匀,氧含量容易超标,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感应熔炼法是将Mg、RE、Ni等金属一起放在坩埚中熔化,其中Mg金属要有一定程度过量,但由于Mg的挥发较为严重且密度及熔点与其他金属相差较大,很难制备出成分符合设计要求的合金,成分均匀性也难以控制;同时还存在着漂浮Mg金属粉尘诱发粉尘爆炸和火灾等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高容量长寿命RE-Mg-Ni-M系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RE-Mg-Ni-M系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照RE-Mg-Ni-M系贮氢合金的目标结构式中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备料,其中采用镁和结构式中的其它元素的中间合金作为镁原料,并控制镁含量超过设计值10~20wt%;
(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原料Ni和M金属一起熔炼一次;
(3)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原料RE金属熔炼一次;
(4)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步骤(2)和(3)所得铸锭一起熔炼一次;
(5)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步骤(4)所得铸锭翻转后熔炼,熔炼时设备功率控制在35~40KW,并控制合金熔液在1300~1500℃范围内;然后将设备功率降至28~32KW,同时添加镁中间合金并保持时间为0.5~2分钟,冷却得到RE-Mg-Ni-M系贮氢合金铸态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8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变换型镇流器
- 下一篇:利用了线圈的电力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