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状三苯胺有机分子场效应管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9351.X | 申请日: | 200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道本;宋亚斌;狄重安;徐伟;刘云圻;帅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45/04 | 分类号: | C07D245/04;H01L5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状 苯胺 有机 分子 场效应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场效应晶体管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状三苯胺有机半导体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场效应管(OFET)自从1986年首次出现以来(Tsumura,A.;Koezuka,H.;Ando,T.Appl.Phys.Lett.1986,49,1210),由于其在有源矩阵显示,有机集成电路,电子商标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无机晶体管相比,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具有低成本,重量轻,柔韧性好等特点。近年来,有机场效应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有机电子器件之一。(Dimitrakopoulos and P.R.L.Malenfant,Adv.Mater.,2002,14,99-117;Kelley,T.W.,Baude P.F.,Gerlach C.,Ender D.E.,Muyres D.,Haase M.A.,Vogel D.E.,Theiss S.D.,Chem.Mater.2004,16,4413-4422;Sun Y.,Liu Y.Q.and Zhu D.B,J.Mater.Chem.,2005,15,53-65.).其中并五苯的场效应迁移率已经超过1.5cm2V-1s-1(Nelson,S.F.;Lin,Y.Y.;Gundlach,D.J.;Jackson,T.N.Appl.Phys.Lett.1998,72,1854),已经可以和无定形硅相媲美。
目前,性能较好的用作有机场效应管材料的p型小分子材料主要以下几种:并苯类,金属酞菁化合物类,噻吩类等。但这些材料也普遍存在稳定性差,在可见光范围吸收较强,不适合用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路等问题。因此,设计综合性能优秀的有机场效应管材料仍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基于三苯胺结构单元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一种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在光导,电致发光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类材料还具有稳定性好,在可见光区透明的特点。三苯胺具有不共面的分子结构,而且以往这类半导体材料多设计成线形、星形结构,使其固态时易于形成无定形态,但这种无定形结构不利于得到高载流子迁移率的材料,因此现有的这类材料很难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为得到高迁移率的材料,必须提高其在固态下排列的有序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场效应晶体管的环状三苯胺有机半导体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环状三苯胺有机半导体材料,其结构如式1所示:
式1
式中:R代表氢、烷基、烷氧基、腈基;n=1,2
本发明提供的环状三苯胺有机半导体材料能形成高质量的结晶状态的薄膜,可以作为具有高迁移率、高开关比的有机场效应管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材料的方法,是以二醛基三苯胺或三苯胺二聚体为原料,通过Mcmurry偶联反应合成三苯胺乙烯基大环,将通常为线形、星形的三苯胺类有机材料,改为通过乙烯基连接的环状结构的环状三苯胺有机半导体材料,该材料的合成路线如式2所示:
式2
式中:R可以是氢、烷基、烷氧基、腈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氮气气氛下,将浓度为4-5g锌粉/100ml四氢呋喃溶液和浓度为10-20ml四氯化钛/100ml二氯甲烷溶液按体积比4∶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升温至80-100℃回流反应0.5-2小时;
B)将反应原料二醛基三苯胺或三苯胺二聚体、催化剂吡啶溶于步骤A溶液中,回流搅拌6-8小时;其加入比例为:0.003摩尔原料:9-10ml吡啶:100ml步骤A溶液;
C)冷却至室温,向步骤B溶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其加入量为每250ml步骤B溶液中加入80-100毫升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搅拌0.1-1小时;抽滤除去固体不溶物;
D)步骤C得到的滤液除去溶剂,剩余的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溶液,得到目标产物;
E)步骤D得到的产物经柱层析或二氯甲烷重结晶进行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9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