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束带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0119.8 | 申请日: | 200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鹏;谢佩晔;徐玮佳;徐玮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汉鹏;谢佩晔 |
主分类号: | B65D63/16 | 分类号: | B65D63/16;B65D6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和束带有关,特别指一种可以从不同方向捆绑物体的束带。
背景技术
习用的束带,其具有一带体以及一穿接部,带体的一面具有多个齿牙,穿接部还具有一抵顶块,当使用者要将零乱的电线以及农产品的枝叶等物品用束带捆绑时,将带体绕经要捆绑的电线以及农产品的枝叶等物品,并将带体以一定方向穿插入穿接部,带体将电线以及农产品的枝叶束紧后,此时带体的各齿牙可抵顶穿接部的抵顶块,使带体无法沿反方向松脱,可将电线以及农产品的枝叶等物品捆绑牢固。
然而,此种习用束带的缺点在于:束带的带体只能沿一个方向穿插至穿接部,且抵顶块呈一角度凸起,以供只有一面具有齿牙的束带抵顶,此种设计造成使用者使用时的便利性大大减低,同时也造成习用束带实用性不足的结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带,其可以由不同的方向插入穿接部,以增加使用者使用时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带,其穿接部的抵顶块可以由不同方向以及不同位置设置于穿接部,以增加产品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束带,其用于捆绑物体,包含有:一带体,具有一齿部;一穿接部,设置于所述带体的一端,所述穿接部具有一横向穿孔,所述穿孔中分别设置有不同凸起方向的一第一抵顶块及一第二抵顶块,各所述抵顶块可与所述带体的齿部抵接。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抵顶块设置于所述穿孔的一底部壁面并朝一第一方向凸起,所述第二抵顶块设置于所述穿孔的一顶部壁面并朝一第二方向凸起,所述带体朝第一方向穿入所述穿接部时,所述带体的齿部与设于所述穿接部顶部的第二抵顶块抵接;所述带体朝第二方向穿入所述穿接部时,所述带体的齿部与设于所述穿接部底部的第一抵顶块抵接。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穿接部还具有二定位部以及二固定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穿孔的第一抵顶块以及第二顶抵块的两侧,以定位所述带体。
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束带,其包含有:一带体,具有一第一接触面以及一第二接触面,各所述接触面分别具有一局部齿部;一穿接部,设置于所述带体的一端,所述穿接部具有一横向穿孔,所述穿孔的同一壁面还设置有不同凸起方向的一第一抵顶块以及一第二抵顶块,各所述抵顶块可与所述带体的各所述接触面齿部抵接。
上述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分别具有一第一侧部以及一第二侧部,所述带体的各齿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部,以抵接不同方向的各所述抵顶块。
以上所述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抵顶块设置于所述穿孔的一底部壁面并且朝一第一方向凸起,所述第二抵顶块设置于所述穿孔的一底部壁面并且朝一第二方向凸起,所述带体朝第一方向穿入所述穿接部时,所述第一侧部的齿部与所述第一抵顶块抵接;所述带体朝第二方向穿入所述穿接部时,所述第二侧部的齿部与所述第二抵顶块抵接。
以上所述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穿接部还具有二定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穿孔的第一抵顶块以及第二抵顶块的一侧,以定位所述带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于穿接部设置有横向穿孔,使本发明的带体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插入穿接部,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时的便利性。而且本发明在穿接部的不同方向及不同位置设置有二抵顶块,使带体由不同方向穿入穿接部后,均可与抵顶块抵接定位,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2-2剖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方向动作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方向动作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7是沿图5中7-7剖线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5中8-8剖线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方向动作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方向动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功效。
首先,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束带10用于捆绑物体,其包含有一带体20以及一穿接部30。
带体20具有一第一接触面22,第一接触面22具有一齿部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汉鹏;谢佩晔,未经徐汉鹏;谢佩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0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品配置设计系统
- 下一篇:在金属铜表面上制备超疏水性表面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