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活塞式直轴内燃机的动力传递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2074.8 | 申请日: | 200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效工 |
主分类号: | F02B75/40 | 分类号: | F02B7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3湖北省十堰张***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活塞 式直轴 内燃机 动力 传递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尤其是指一种内燃机的动力传递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ZL专利号200420074659.3提出的实用新型《内燃发动机的传动机构》,其中传动轴10与本发明的输出轴1结构相似;但是,前者传动块1、销轴11、连杆13三个零件,与本发明中导力杆2一个零件功能相当;该实用新型提出的靠传动块弧面与偏心轮挤压摩擦力,保证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这在内燃机运行时或在多缸机装配时,确保活塞在上止点的准确位置,都是很困难的。
现在市场生产和使用的传统内燃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产生周期变化的惯性力,惯性力系包括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离心力),这种惯性力在运动全程都存在,且随转速增高而加大,是造成内燃机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这是传统内燃机的本质缺陷之一,对内燃机机件及支承带来的危害众所周知。传统内燃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使活塞产生的侧向力大,作用时间长。
针对以上各项,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少,成本低,性能好,工作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燃机的燃气动力传递机构,该机构使作用在活塞表面上的燃气动力能更可靠、更有效地传递到飞轮。
为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将传统的曲轴改为直轴,作为动力输出轴,整体导力杆的一端与活塞销连接,将活塞表面承受的燃气压力,经活塞销转递给导力杆,导力杆另一端的内齿环与输出轴外齿轮啮合;为保证运行平稳及安装准确,导力杆两侧各有一根辅助轴。为保证辅助轴与导力杆同步运转,在输出轴前端有相应的齿轮系同步驱动辅助轴。
为增加等速运行区间,导力杆内齿环应尽量加大直齿条长度,减少曲线齿型。
往复活塞式直轴内燃机中,活塞上止点是一个特殊位置。此时,活塞-导力杆总成与输出轴相互之间形成无约束状态,如果不加约束,只靠零件之间的摩擦力,在活塞顶面受压缩压力或燃气压力作用时,很可能使导力杆下移,与输出轴产生分离。为了确保在安装和运行时,活塞在上止点的位置准确,导力杆下端两外侧各有一段直齿条,与辅助轴的局部外齿轮啮合,形成一个固定关系的约束结构,保证活塞在上止点位置准确。
和传统内燃机一样,活塞在上止点时,开始进气,活塞下行,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在内燃机前方看),接下来进行压缩、膨胀作功、排气等行程。在四行程内燃机中,输出轴转动两周,为一个工作循环;二行程内燃机,输出轴转动一周,就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其工作过程及原理与传统内燃机是一样的。
除输出轴、导力杆及辅助轴外,其它机构及系统与传统内燃机相同。
活塞式直轴内燃机的动力传递机构有如下特点:
曲轴改直轴后,加工成本下降;减少许多保安件:连杆大头、连杆螺栓、连杆轴承、主轴承盖、主轴承螺栓等;减少了一些平衡、减振总成,如扭振减振器、兰彻斯特机构等,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成本;采用直轴后,缸体可以做成隧道式,整体刚度得到提高;活塞运动时,侧向力减小,降低了摩擦损失,也减少了缸套“穴蚀”的可能性。
整体导力杆结构简单、重量轻、摩擦付减少、工作可靠。
辅助轴对导力杆的约束结构,可以保证内燃机正常安装和运行。
活塞导力杆机构动力学特性好。消除了连杆大头的旋转惯性力;只在约1/5运动区间有往复惯性力,且量值只有传统内燃机的1/6左右。活塞导力杆机构运转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输出轴 2导力杆3辅助轴 4直齿条(导力杆)5外齿轮(辅助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导力杆2一端连接活塞销,另一端内齿环与输出轴1外齿轮啮合。内燃机工作时,燃烧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带动导力杆2下行,导力杆2通过内齿环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输出轴(1)将动力传给飞轮,对外输出。在动力传递系统中,齿轮传动是最好的传动结构之一。为了保证导力杆2运动准确和平稳,在导力杆2两侧各有一根辅助轴3。导力杆2受力复杂,为保证导力杆2内齿环与输出轴1外齿轮正确啮合、传递动力,辅助轴3是关键零件。
往复活塞式直轴内燃机中,活塞上止点是一个特殊位置。此时,活塞-导力杆2总成与输出轴1相互之间形成无约束状态,如果不加约束,只靠零件之间的摩擦力,在活塞顶面受压缩压力或燃气压力作用时,很可能使导力杆2下移,与输出轴1产生分离。为了确保在安装和运行时,活塞在上止点的位置准确,导力杆2下端两外侧各有一段直齿条4,与辅助轴3的局部外齿轮5啮合,形成一个固定关系的约束结构,保证活塞在上止点位置准确。
除上止点外,活塞在其它位置,辅助轴3都能保证整个机构平稳、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效工,未经张效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2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