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板以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2584.5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豪飞;杨仲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偏光板,包括:
一聚乙烯醇单膜,该聚乙烯醇单膜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并且具有一玻璃转移温度,其中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烘干温度低于其玻璃转移温度15℃之内;
一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该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贴合在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一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该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贴合在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第二表面上;
其中该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该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贴合至该聚乙烯醇单膜上的温度,高于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介于45℃至7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该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贴合在该聚乙烯醇单膜上后的幅宽收缩率小于10.4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该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贴合在该聚乙烯醇单膜上后,在可靠度测试时测试片在尺寸收缩率小于0.4%。
5.一种制造一偏光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一聚乙烯醇单膜,该聚乙烯醇单膜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并且具有一玻璃转移温度;
(b)以纯水澎润该聚乙烯醇单膜;
(c)以二色性碘分子浸染该聚乙烯醇单膜,致使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落于45℃至75℃之间;
(d)对该聚乙烯醇单膜进行交联反应;
(e)烘干该聚乙烯醇单膜,并且烘干温度低于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15℃之内;
(f)制备一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一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并且将该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该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分别贴合在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上,以形成一三层结构;以及
(g)烘干该三层结构以完成该偏光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三层结构中PVA的幅宽收缩率小于10.48%。
7.一种制造一偏光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一聚乙烯醇单膜,该聚乙烯醇单膜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并且具有一玻璃转移温度;
(b)以纯水澎润该聚乙烯醇单膜;
(c)以二色性碘分子浸染该聚乙烯醇单膜,致使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落于45℃至75℃之间;
(d)对该聚乙烯醇单膜进行交联反应;
(e)烘干该聚乙烯醇单膜;
(f)制备一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一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并且将该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该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分别贴合在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上,以形成一三层结构;以及
(g)烘干该三层结构以完成该偏光板,并且烘干温度高于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三层结构在可靠度测试时测试片的尺寸收缩率小于0.4%。
9.一种制造偏光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一聚乙烯醇单膜,该聚乙烯醇单膜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并且具有一玻璃转移温度;
(b)以纯水澎润该聚乙烯醇单膜;
(c)以二色性碘离子浸染该聚乙烯醇单膜,致使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落于45℃至75℃之间;
(d)对该聚乙烯醇单膜进行交联反应;
(e)烘干该聚乙烯醇单膜,并且烘干温度低于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15℃之内;
(f)制备一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一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并且将该第一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以及该第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分别贴合在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上,以形成一三层结构;以及
(g)烘干该三层结构以完成该偏光板,并且烘干温度高于该聚乙烯醇单膜的玻璃转移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三层结构中PVA的幅宽收缩率小于10.48%。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三层结构在可靠度测试时的测试片尺寸收缩率小于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25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杆挤压机的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LDMOS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