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水解性聚乳酸纤维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6943.4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周荣;稻田康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62 | 分类号: | D01F6/62;C08G63/08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解性聚 乳酸 纤维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乳酸纤维制品生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纤维PLA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型纤维,它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先将其发酵制得乳酸,然后经缩合,聚合反应制成聚乳酸,再利用耦合剂制成具有良好机械性的较高分子量聚乳酸,最后经过化学改质,将其强度、保水性提升并将其纤维化,然后经抽丝而成。PLA纤维作为新一代环保型聚酯合成纤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穿着舒适性、弹性,悬垂性、吸湿性、透气性、耐热性及抗紫外线功能,同时PLA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聚乳酸纤维具有的这些优异性能,使其在纺织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乳酸纤维可用于机织、针织和非织造布。聚乳酸纤维还可以用于各种时装、休闲装、体育用品、卫生用品等。
但是聚乳酸纤维作为纺织及产业用纤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聚乳酸纤维含有很多端羧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很容易水解。聚乳酸纤维作为服装材料使用时,都需要进行精练、定型、染色等后加工处理,在加工过程中聚乳酸纤维水解非常严重,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下降,纤维制品的强度急剧降低,满足不了实际使用的强度要求。
此外,作为产业用途材料必须要求很好的强度保持率,但由于聚乳酸纤维在使用环境中(包括储存及运输过程)降解也同样在进行,会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水解性能好的高耐水解性聚乳酸纤维制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耐水解性聚乳酸纤维制品,其特征是:聚乳酸分子链中的末端羧基呈封闭形式,其中有60%以上的分子末端结构为式1所示结构:
(式1)
其中R、R’为烷烃基、脂肪烃基。
聚乳酸纤维结构中羧基的含量在20mol/106g以下。
聚乳酸纤维分子链的分子量在80000~200000之间。
生产方法是:将聚乳酸纤维制品放入下列重量组份的整理液中浸泡处理,然后经烘焙得到本制品:
水溶性交联剂 0.1%~20%
其它助剂 0%~10%
软水 70%~99.9%
浸泡处理为浴中吸尽处理,在20~100℃的条件下吸尽处理1~30min,然后在60~120℃的条件下预烘处理2~15分钟,再在100~160℃的条件下焙烘处理2~10分钟。水溶性交联剂是氮丙啶类水溶性交联剂。其它助剂是催化剂、PH值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催化剂是有机胺化合物或金属盐化合物,如三甲胺、三乙基苯基氯化铵、苯甲酸钠、醋酸锌、氟硼酸钾、氟硼酸镁、氟硼酸锌等。PH值调节剂是磷酸氢二铵、醋酸、盐酸或硫酸。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化乙烯醚、烷基酚聚氧化乙烯醚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钠等。
本发明的反应原理如以下反应所示,经水溶性交联剂处理后本制品为具有如下(A)式所示分子结构的聚乳酸纤维制品。
其中R、R’为烷烃基、脂肪烃基等。
本发明通过使用含水溶性交联剂的加工整理液对聚乳酸纤维制品进行加工整理,可通过水溶性交联剂与纤维的末端基团进行反应,从而减少聚乳酸纤维的端羧基含量,使聚乳酸纤维制品具有高耐水解性能,具有很好的强度保持率。并且通过本发明得到的各类聚乳酸制品,用途广泛。本发明高耐水解性聚乳酸纤维制品适用于服装及各种产业用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制得的该耐水解性聚乳酸纤维制品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经110~120℃分散染料染色后纤维的强度保较未加工品有大幅的提高,纤维强度大于1.2CN/dtex,聚乳酸纤维的相对分子质量保持率较未加工品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说明实验中所采用的测定方法
A.拉伸强度
使用INTEC公司的拉伸强度试验机,在定速伸长的条件下进行测定,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得出试样的拉伸强度。
B.热水处理后的强度保持率
在压力容器中加入一定量试样和水,在不同温度及时间条件下进行热水处理。然后测定其强度,根据纤维及织物热水处理后的强度与其原始强度,测定其强度保持率。强度保持率=热水处理后的强度/热水处理前的强度×100%。
C.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一定量待测样品,用四氢呋喃作溶剂溶解样品,使用凝胶色谱仪,测定聚乳酸纤维及织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6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混制冷剂的改进方法
- 下一篇:造口术支撑服装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