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月经量多的中药处方及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7278.0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明成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K9/16;A61P15/00;A61P7/04;A61K35/56;A61K35/32;A61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功能 性子宫 出血 月经 中药 处方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新药,更具体的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月经量多的中药制剂处方以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系由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经检查排除由妊娠、肿瘤、炎症、上环或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引起者。本病有两种类型,一为无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二为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育龄期。本病属于中医崩漏范畴。
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为本世纪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无排卵型功血临床表现可能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排卵型功血临床表现有规律的月经周期,但周期缩短,或经前数日即有少量出血,经血量可无变化。无排卵型功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基础体温单相型: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排卵型功血经前期子宫内膜活检可见腺体分泌不良或不均。间质水肿不明显。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产。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由此情绪低落,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如不能坚持治疗,症状反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中医药发挥整体辨证优势,对本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为适应社会及广大患者之需,尽快研制出更加有效的中药新药,我们立题开发研制了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月经量多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以及月经量多,经行淋漓不尽者有较好疗效的中药,具有益气敛阴、固冲摄血之功效;通过口服给药,具有服用方便、疗效明确、毒副作用小、用药安全等特点。
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月经量多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列中药原料制成的:
炙黄芪15~45g、焦白术2~32g、生晒参1~30g、山茱萸5~35g、鹿角霜5~35g、煅龙骨10~40g、乌贼骨5~35g、炒地榆5~35g、茜草1~30g、拳参2~32g、炒蒲黄2~32g。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月经量多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为颗粒剂和微丸。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月经量多的中药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十一味,除炒蒲黄需包煎,将各药先用6~14倍量水浸泡1~3小时,煎煮1~3小时,再分别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入4~12倍量水,煎煮0.5~2.5小时,合并2~3次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0.10~2.1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50的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细粉;细粉加糊精与1%阿司帕坦,混匀,制粒,干燥制成1000g,得颗粒剂。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月经量多的中药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十一味,除炒蒲黄需包煎,将各药先用6~14倍量水浸泡1~3小时,煎煮1~3小时,再分别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入4~12倍量水,煎煮0.5~2.5小时,合并2~3次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0.10~2.1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50的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细粉;细粉加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混匀,泛丸,60℃干燥,制成1000g,得微丸。
本方方解:“功血”一证,一旦确诊,多见脾虚失统,冲任不固,气血阴伤之征。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脾统血、摄血,“功血”日久,失血伤气,脾失统摄,损及冲任。赵氏《医贯》云:“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当须急固,无形生有形也。”固此时立法制方,应先大振脾元、益气固脱、塞血止崩、养血固冲、标本兼治,方可立竿见影。本方立意所在,基于此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明成,未经曹明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7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蓄水渗水花盆
- 下一篇:油井用高孔密射孔压裂控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