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听装生产线自动脱罐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7778.4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3/28 | 分类号: | B67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江苏省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听装 生产线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自动包装机械,尤其是在全自动听装、罐装生产中成品罐与压盖模具脱离的自动脱罐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包装听装、罐装生产的过程中,罐盖与罐身紧密结合完成卷封封口的工序后,成品罐应与压盖模具顺利分离,而不会卡在压盖模具上脱不开,还要保证成品罐的封口质量不受擦伤等影响,传统的做法是在固定的压盖模具的内部设计一敲打机构,当成品罐封口工序完成后,利用该敲打机构将成品罐推出压盖模具。传统脱罐机构的缺点是:1、整个脱罐机构设计、制造较复杂,工作时的可靠性较差;2、敲打机构工作时有成品罐脱离不开的现象;3、容易对罐盖产生敲击损伤,造成成品的损耗率较高等。由于传统脱罐机构的结构设计复杂,零件组成较多、相应要求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要高,从而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制造成本也较高;脱罐机构中的敲打机构工作时对罐有打击损伤的弊病,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脱罐中存在的不足,为改变传统脱罐机构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差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自动脱罐机构,是利用惯性原理,使压盖模具与成品罐在运动过程中配以压缩空气吹气的方法实现脱离。此方式不仅结构简单、动作轻盈、对罐盖无损伤,而且保证每次脱罐准确无误,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听装生产线的自动脱罐机构,包括压盖模具、活动中空轴和固定安装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模具紧固连接在活动中空轴的轴端上,活动中空轴设置在固定安装轴套内,可上下活动,中空轴内设有一中心孔,中心孔内可按需间隙式充予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压力配合罐的运动惯性力使成品罐与压盖模具顺利脱离。
本发明的自动脱罐机构,由于成品罐在脱离期间中空轴的孔内充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压的作用保证了成品罐脱开压盖模具的可靠性,此方式不仅结构简单、动作轻盈、对罐盖无损伤,而且保证每次脱罐准确无误,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脱罐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脱罐后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压盖模具,2-固定安装轴套,3-活动中空轴,4-压缩空气,5-成品罐,6-托罐动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叙述和图示简明、清楚起见,本发明有些部位在附图中未予图示或标明,但并不影响包括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对本发明发明内容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一种用于听装生产线的自动脱罐机构,包括压盖模具1、固定安装轴套2、活动中空轴3,活动中空轴3固定在安装轴套2的孔内,可上下活动,活动中空轴3的一端穿过压盖模具1并固定在压盖模具1的内孔中,静止状态时依靠弹簧或压缩空气产生的脱罐动力6使成品罐5、压盖模具1、活动中空轴3紧紧向上顶住,活动中空轴3的上端台阶与固定安装轴套2有一间隙。
在图2中,脱罐动力6被撤销时,在重力作用下成品罐5、压盖模具1和活动中空轴3一齐向下运动到活动中空轴3的上端台阶与固定安装轴套2的上端面接触。
在图3中,压盖模具1和活动中空轴3被固定安装轴套2阻挡停止运动,在惯性力及压缩空气4的作用下成品罐5继续向下运动,实现了成品罐5与压盖模具1的顺利分离。
上述实施例只作为说明之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所作的限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7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乔木类植物枝叶的保鲜方法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