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卡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9163.5 | 申请日: | 200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马随义;陈玄同;刘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卡 测试 方法 | ||
1.一种网卡测试方法,通过单一测试进程对两块待测网卡的数据传输性能同时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两块待测网卡接入同一计算机主机,并且将该两块待测网卡通过一网线相连以传输数据;
(b)获取该两块待测网卡的测试配置参数并建立一网卡信息链表,以及建立一测试数据态样链表;
(c)判断该两块待测网卡是否均存在于该计算机主机的网卡列表中,以及该两块待测网卡是否均处于可测试状态;
(d)当该两块待测网卡均存在于该计算机主机的网卡列表中且均处于可测试状态时,选取该两块待测网卡中一块未经发送数据测试的待测网卡作为发送端网卡,另一块则作为接收端网卡,并依照该测试数据态样链表与该测试配置参数及该网卡信息链表,由该发送端网卡依序通过一驱动程序发送具有一原始数据字节数的测试数据包至实体链路层;
(e)通过该计算机主机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核心接口获取该发送端网卡实际发送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及该接收端网卡实际接收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
(f)判断是否对该两块待测网卡的发送测试数据包及接收测试数据包的测试均已完成,如果完成,则执行步骤(g),如果未完成,则返回步骤(d);以及
(g)利用获取的该发送端网卡实际发送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与该接收端网卡实际接收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以及该测试数据包的原始数据字节数进行对比,以判断评估该两块待测网卡的数据传输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还包含如下步骤:
启动该计算机主机并扫描该计算机主机的各网络配接器接口以获取该两块待测网卡的测试配置参数,该测试配置参数包含该待测网卡的接口名称及每个待测网卡可发送的数据类型;
建立一网卡信息链表,该网卡信息链表中包含该待测网卡的名称、因特网协议地址、网络配接器地址及该待测网卡的最大传输单位(字节);以及
建立一测试数据态样链表,该测试数据态样链表中包含具有一定规律内容及字节长度的测试态样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程序为与该发送端网卡相约定的底层驱动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试数据包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填写各类表头,并组成两个发送队列分别对应该两块待测网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g)中还包含如下步骤:
(h)将获取的该发送端网卡实际发送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与该测试数据包的原始数据字节数进行对比;
(i)判断该对比结果是否处于一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如果是,则显示该发送端网卡发送数据功能正常的信息,然后执行步骤(j),如果否,则显示该发送端网卡发送数据功能不正常的信息,然后终止对比进程;
(j)将获取的该接收端网卡实际接收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与该发送端网卡实际发送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进行对比;以及
(k)判断该对比结果是否处于一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如果是,则显示该接收端网卡接收数据功能正常的信息,如果否,则显示该接收端网卡接收数据功能不正常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送端网卡实际发送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由该发送端网卡的一发送计数器中的数值表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端网卡实际接收的测试数据包的字节数由该接收端网卡的一接收计数器中的数值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91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