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03084.7 | 申请日: | 2006-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楯成;许家铭;雷宗玙;刘金升;陶鹏举;林嘉庆;黄世伟;麦清泉;黄文喜;张秀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其通过动静叶片之间的最佳化设计来提高风扇的效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组件发热量逐步增高的同时,以往用自然对流来解决废热的方法已渐渐不敷使用。此时,散热风扇提供了绝佳的选择,因而现在的电子产品中,散热风扇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要件。
现行一般常用的风扇效率约在15~30%之间,而身处在努力节能的时代,这样的效率表现实在无法令人满意,尤其是低效率的风扇,能量损失之后转换为废热,此废热会传递至系统环境中,这样的结果会再减弱风扇的散热效果,因而又需要更大瓦数的风扇,在能源使用上无疑形成一恶性循环。如图1所示的现有风扇,其包括一外框10、一马达12、一底座15以及一转子,其中该底座15通过支撑杆14与外框10连接且支撑马达12;。以往在排除废热上,不外乎采用该转子的铁壳11外露的方式,以求通过增加铁壳外露的散热面积的方式来将废热排除。但此方式在遇到马达12越来越小但特性需求更高的同时,往往会力有未逮。
另外,从风扇的最佳化观点来看,该转子的叶片13的最佳效率理论上应该可以做到75~85%之间,但现行电子风扇的整体效率约为15~30%,此效率扣掉马达效率的损失之后,叶片13效率仅在于20~45%之间,此与理论值差异甚大,从节能的观点来看,此类的风扇实有需改善的空间。
职是之故,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乃经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终创作出本案“散热风扇”。以下为本案的简要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通过转子动叶片与静叶片的高度比,动静叶片数目搭配以及静叶片翼型设计而具有最佳化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构想,该散热风扇包括一外框;一第一转子,具有一传动轴和多个动叶片;一第二转子,与该第一转子耦接,且具有多个动叶片;一基座,设置于该外框中,用以承接该第一和第二转子;以及多个静叶片,设置于该外框与该基座之间,其中该静叶片的后端部随着该散热风扇的轴线方向延伸,使该第二转子的做功能力增加。
较佳地,该静叶片的后端部占整体静叶片长度的1/3至1/4。而该静叶片的前端部呈曲弧形。
该第二转子设置于该第一转子的背风侧,其中该传动轴的一端延伸穿过该第二转子的轮毂顶面而与其固接。该固接方式为铆合、螺合、黏合或等效方式连接。该第一转子和该第二转子是以相同速度转动。
此外,该散热风扇更包括一第一气流导引罩,设置在该外框的其中一侧:以及一第二气流导引罩,设置于该外框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二气流导引罩更包括多个静叶片,设置于其内。该第一气流导引罩或该第二气流导引罩周缘呈倾斜外扩状或喇叭状。该第一气流导引罩和该第二气流导引罩与该外框可通过卡合、铆合、螺合、黏合或等效方式组合。
该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更分别包括一轮毂,该多个动叶片环设于该轮毂周围,其中该第一转子的轮毂呈圆锥状、斗笠状或具有倾斜状表面,而该第一转子的动叶片呈上扬倾斜状。该第二转子的轮毂内部则呈中空杯状。。较佳地,该第一转子和该第二转子的轮毂分别形成有多个散热孔,当该散热风扇转动时,气流通过该各散热孔而对该驱动装置产生强制对流效应,其中该散热孔的内壁呈倾斜状。
较佳地,该第一转子和该第二转子的动叶片数为不同。更佳地,该第一转子的动叶片数目为9,而该第二转子的动叶片数目为8或5。或者,该第一转子的动叶片数目为8,该第二转子的动叶片数目为9或5。而该静叶片的数目为7。
较佳地,该第一转子和该第二转子的动叶片高度与该静叶片的高度比为1∶1.1~1.4,更佳地,其高度比为1∶1.6~2.2。
另外,该外框更包括多个凸耳,通过该凸耳上的孔洞将该散热风扇固定于一外部系统框上。
再者,该散热风扇包括一驱动装置,穿设于该基座而为该基座所承接,用以驱动该第一和第二转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构想,该散热风扇包括一外框;一第一转子,具有一传动轴和多个动叶片;一第二转子,与该第一转子耦接,且具有多个动叶片;一基座,设置于该外框中,用以承接该第一和第二转子;以及多个静叶片,设置于该外框与该基座之间,其中该第一转子和该第二转子的动叶片高度与该静叶片的高度比为1∶1.1~2.2。
本发明得通过下列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使得一更深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风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散热风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3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设备线卡管理状态机控制方法
- 下一篇:重组竹材原料单元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