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控制信令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4238.4 | 申请日: | 200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阳;张玉建;李小强;李周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54 | 分类号: | H04L12/54;H04L12/24;H04L27/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戎志敏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控制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网络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网络为各个用户设备分配资源块;
b)网络在公共控制信道发送当前关于资源块分配的信息;
c)网络在其它信道上发送用户设备的标识和其它控制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指示以及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信息分配资源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资源块适用于下行局部式信道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资源块适用于下行分布式信道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资源块适用于上行局部式信道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资源块适用于上行分布式信道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网络在公共控制信道中发送所分配的资源块连续分组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网络在公共控制信道中为每个需要分配物理资源的用户设备指示一个资源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对每个用户设备,在网络为其分配的资源块组上发送其控制信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定义专用控制信道,它们的位置是预先定义好的,网络在专用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的专用控制信道占用分布式的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的专用控制信道占用局部式的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网络按下述方式对当前资源块的分配情况进行分组:
当前分配给同一个用户设备的若干个连续的资源块为一组;
当前未被分配的若干个连续的资源块为一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发送资源块连续分组的方式是不区分当前分配给某个用户设备的资源块组和当前未被分配的资源块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发送资源块连续分组的方式是区分当前分配给某个用户设备的资源块组和当前未被分配的资源块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发送资源块连续分组的方式是区分分配给用户设备的第一个资源块组和其他资源块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发送资源块连续分组的方式是网络指示出分配给各个用户设备的用于传送控制信令的资源块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控制信令的资源块组的选择依据是信道条件最好。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网络在每个当前分配给某个用户设备的资源块组内发送其分配的用户设备的标识和其他控制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资源块组超过一个时,网络在每个资源块组内重复发送分配的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相关的控制信令。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对每个当前分配资源的用户设备,网络在其分配的第一个资源块组内发送其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给这个用户的其他资源块组的指示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假设当前网络把资源块分为M个组,其索引是0~M-1,假设网络分配给某个用户设备的第一个资源块组的索引是k,那么网络在这个组内发送的分配给这个用户的其他资源块组的指示信息中只需要指示第k+2~M-1个资源块组的分配情况。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网络在其分配的信道条件最好的一个资源块组内发送其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给这个用户的其他资源块组的指示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2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