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迴旋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4324.5 | 申请日: | 200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武 |
主分类号: | F03G7/10 | 分类号: | F03G7/10;F03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28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发动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以重物迴旋实现反重力机制的重力迴旋发动机。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重力能否持续作功的关键是建立稳定的反重力系统。1997年10月29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重力不平衡装置--永动机》(专利申请号为96112631.0)其结构是内齿轮环把货物重力分解成两个不相等的分力并作用在外齿轮环上,外齿轮环把这两个不相等的分力差,通过车轮子的滚动转向90度角,成为与地球表面平行的力,推动货物向前移动;2003年8月13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重力曲柄永动机》(专利申请号为02102260.7)其结构特征是缸体按曲柄机构偏离重力活塞的曲柄方向增大,在曲柄机构上按圆轴上的数字编排所采用的重力偏离设置与机械偏离设计;2005年7月20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双轴引力机》(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18138.5),其特征是:支架座上连接前转轴和后转轴,并分别对称连接若干根连杆,连杆通过平稳板连接杠杆,杠杆顶端放有铁球,在转轴的上、下端分别连有上托槽和下托槽,通过小球的重力带动转轴转动。
在上述众多的设计中,都只是消极的分解重力的一部分,试图使其成为前进的动力,因此不能成为与重物重力本身相当的反重力,所以很难使重力持续作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重物本身迴旋转位而形成反重力系统的重力迴旋发动机。
以下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在重力盘一侧安装至少两对反重力驱动器,其作用是其中每个反重力驱动器都以作功重锤下降驱动一个同方向旋转的驱动轮,当它在重力盘上方时,作功重锤通过远轴侧的远齿条与驱动轮啮合;当它在重力盘下方时,作功重锤通过近轴侧的近齿条与驱动轮啮合,使驱动轮连续向同一方向旋转,通过介齿轮和离合器与外齿圈相互作用即可推动重力盘持续旋转。在此反重力驱动平台之下,每个反重力驱动器带动一个伸缩锤、反重力锤和迴旋锤在重力盘的近远轴之间往复移动,从而产生使重力盘持续旋转的重力矩,这样,通过反重力驱动器把只能下降作功的重力变成了持续旋转作功。
本发明技术内容如下:
1、通过在重力盘上设置反重力驱动器和远近传动机构(不限于齿轮传动),使只能降低势能才能对外作功的重力,在两次都是下降作功的过程中形成自身迴旋,实现了重力持续作功。
2、在重力驱动器带动驱动轮作用于外齿圈使重力盘获得旋转重力矩的前提下,利用作功重锤在重力盘旋转一周的两次下降再带动反重力体、迴旋体和伸缩体,增加重力盘的辅助重力矩。
3、同一个输出轴可以连接至少一个重力盘,其中也包括没有反重力驱动器的重力盘,由于每个重力盘都有两个侧面,这样,不仅实现了重力迴旋发动机的功率扩容,也为加强重力盘组合设计增加了灵活性。
4、由于致使重力盘旋转的重力矩取决于重锤所处位置到过重力盘圆心的垂线的距离,因此将作功重锤安置在近轴区,将增加重力矩的反重力锤、迴旋锤和伸缩锤安置在远轴区。
5、利用作功重锤连接杆在重力盘左下方的自然变位而形成控制动力。
6、收放装置和碰轮的结构使反重力驱动器和各种促进重力盘旋转的结构协调的进行。
7、为了减少作功重锤在作功时的位移对重力盘旋转的影响,采取了三个技术方案,一是作功重锤以重力盘输出轴为圆心对称设置;二是将作功重锤安装在重力盘的近轴区,用杠杆使作功重锤驱动反重力锤、迴旋锤和伸缩锤等旋转重锤,而被驱动的旋转重锤则安置在重力盘的远轴区,从而减少了作功重锤对重力盘旋转的影响,而强化了旋转锤对重力盘的旋转作用;三是在齿条滑车两侧装置了平衡锤,其对重力盘作用是与作功重锤相反,从而保证了作功重锤只对旋转重锤作功,使旋转重锤步调一致地在重力盘的近远轴间往复移动,带动重力盘持续旋转。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力迴旋发动机,它包括起动机和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支架上的输出轴上安装至少一个重力盘,在重力盘的一侧以输出轴为中心安装至少两对反重力驱动器,每个反重力驱动器的近轴区通过伸缩体装有作功重锤,在重力盘的远轴区装有迴旋锤可在近远轴之间移动的迴旋体和反重力锤可在近远轴之间移动并受收放装置控制的反重力体,在伸缩体与作功重锤之间装有自动完成转换控制的控制体。在控制体的作用下,反重力驱动器的驱动轮通过介齿轮向外齿圈传递作功重锤势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武,未经孟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散热式暖气散热器
- 下一篇:减排降耗消烟除尘组合燃煤隧道窑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