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4686.4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军;王红英;赵卫;李晓莉;丁广雷;陈国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H01S3/0941;H01S3/09;H01S3/067;G02F1/3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68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激光器 参量 放大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放大系统包括泵浦源(29)、信号源(22)、同步发生器(33)、放大器(34)和压缩器(30),所述泵浦源(29)分别接入同步发生器(33)和放大器(34),所述信号源(22)接入同步发生器(33),所述同步发生器(33)接入放大器(34),所述放大器(34)接入压缩器(30)。信号源(22)触发同步发生器(33),同步发生器(33)控制泵浦源(29),信号源(22)与泵浦源(29)同时接入放大器(34),放大器(34)接入压缩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29)采用Seeded PR II 8010型大能量单纵模调QNd:YAG激光器或ps级泵浦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22)采用光纤激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发生器(33)包括棱镜(25)、棱镜(26)、普克尔盒(27)、5046E(23)、DG535(24),所述棱镜(25)、棱镜(26)分别设置在普克尔盒(27)两侧,所述5046E(23)、DG535(24)分别与普克尔盒(27)相接,所述5046E(23)与DG535(24)相接,所述棱镜(26)接入5046E(23),所述DG535(24)接入泵浦源(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34)包括分束镜(1)、半波片(2)、偏振片(3)、双凸透镜(4)、真空管(5)、双凸透镜(6)、双色镜(7)、第二级放大晶体(8)、吸收盒(9)、高阈值膜反射镜(10)、半波片(11)、偏振片(12)、双凸透镜(13)、真空管(14)、双凸透镜(15)、双色镜(16)、第一级放大晶体(17)、吸收盒(18)、双凸透镜(19)、双凸透镜(20)、转偏镜(21)、反射镜(28)、双色镜(31)和转偏镜(32);所述同步发生器(33)出射的光路上依次设置有反射镜(28)、转偏镜(21)、双凸透镜(20)、双色镜(16)、第一级放大晶体(17)、双色镜(31)、双凸透镜(19)、双色镜(7)、放大晶体(8)、转偏镜(32)和压缩器(30);所述泵浦源(29)由分束镜(1)出射两路光,一路光路上依次设置有半波片(2)、偏振片(3)、双凸透镜(4)、真空管(5)、双凸透镜(6)、第二级放大晶体(8)和吸收盒(9),另一路光路上依次设置有高阈值膜反射镜(10)、半波片(11)、偏振片(12)、双凸透镜(13)、真空管(14)、双凸透镜(15)、第一级放大晶体(17)和吸收盒(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凸透镜(20)为1个、2个或3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凸透镜(19)为1个、2个或3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参量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放大晶体(8)、第一级放大晶体(17)为BBO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6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