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脊式双口防爆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4792.2 | 申请日: | 200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梓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梓乔 |
主分类号: | B60C5/22 | 分类号: | B60C5/22;B60C3/00;B60C11/2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0050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滨***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脊式双口 防爆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龙脊式双口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对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噪声控制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汽车整体性能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是汽车的安全性。因为,轮胎是承载车体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来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并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主要部件。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工作,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高耐磨性、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目前所使用的无内胎充气轮胎和有内胎充气轮胎,都存在着同一致命的技术缺陷,就是汽车在高速行驶当中,不管哪个部位出现爆裂、异物的撞击或被割破,慢性漏气、快速漏气都会因此而导致爆胎,一旦发生爆胎,车体瞬间下沉使车辆失去平衡和控制力,导致车辆失控,从而引发灾难性事故。本人在先申请的ZL2005 20004029·3发明专利以现有轮胎为载体,在轮胎的胎腔内增设了安全防爆隔离层,将轮胎胎腔内部一分为三,分为两个空气压缩室和一个缓冲三角区空气密闭室与轮胎的胎冠、胎肩、胎侧、胎圈形成一个整体的胎体,共同承受各种作用力,这就增大轮胎的承载力、平衡离心力、侧抗力、内部压力和轮胎的安全保险系数。但这种轮胎结构比较复杂,加工生产难度大,安装麻烦,不便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对本人在先申请的龙脊式安全防爆轮胎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技术提升,简化了结构,减小了生产难度,提高轮胎的安全防爆性能。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解决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种龙脊式双口防爆轮胎,包括胎圈、胎侧、胎冠,胎冠内层中央设一脊柱隔离防爆层,脊柱隔离防爆层将胎体内部分割为左侧空气压缩室和右侧空气压缩室,上述脊柱隔离防爆层两个下端镶在胎冠内层与胎体相连,使胎冠内层中央形成一个夹角缓冲三角空气密闭室,上述左侧空气压缩室和右侧空气压缩室的上端各设一左胎口和右胎口,左胎口的外端为左外胎圈,左外胎圈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左外轮缘贴合;左胎口的内端为左内胎圈,左内胎圈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左内轮缘贴合;右胎口的外端为右外胎圈,右外胎圈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右外轮缘贴合;右胎口的内端为右内胎圈,右内胎圈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右内轮缘贴合。
本发明增大了轮胎的承载力、平衡离心力、侧抗力和内部压力,上端双口胎圈安装在与其相配套的特制轮辋上,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提高了轮胎使用的安全防爆性能,从而减少了汽车行使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龙脊式双口防爆轮胎如图1所示,包括胎圈、胎侧、胎冠,胎冠1内层中央设一脊柱隔离层13,脊柱隔离层13结构就像X形状,用柔软性好强度高的橡胶材料制造。脊柱隔离层13将胎体内部分割为左侧空气压缩室10和右侧空气压缩室8,脊柱隔离层13两个下端镶在胎冠1内层与胎体相连,使胎冠内层中央形成一个夹角缓冲三角空气密闭室9。上述左侧空气压缩室10和右侧空气压缩室8的上端分别开一左胎口11和右胎口12,左胎口11的外端为左外胎圈4,左外胎圈4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左外轮缘贴合;左胎口11的内端为左内胎圈5,左内胎圈5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左内轮缘贴合;右胎口12的外端为右外胎圈7,右外胎圈7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右外轮缘贴合;右胎口12的内端为右内胎圈6,右内胎圈6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轮辋的右内轮缘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梓乔,未经赵梓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闸系统
- 下一篇:液压自动升降板桥平台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