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水机专用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6536.7 | 申请日: | 200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樟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樟焱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42;C02F1/28;A47J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机 专用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与家用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饮水机现已被普遍使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而与饮水机相配套的净水器也呈多种结构,其通常包括由上、下桶构成的净水器桶体和分别设在上、下桶内的上、下滤芯,下桶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可控制饮水机水斗中水位的浮子阀。使用时,自来水从上桶加入,从上而下经过上滤芯净化后流入下滤芯内,再由下滤芯作进一步的处理,并流向下桶,然后由浮子阀控制流入饮水机内,供人们饮用。显然,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上、下滤芯净化水质的功能会逐渐下降,为了保证出水水质,人们需要判断滤芯的使用状况,以便及时地对滤芯进行相应的处理。而现有判断滤芯寿命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设定使用时间,一旦到达该设定时间,也就表明滤芯的使用寿命终结。另一种是对打开饮水机专用净水器盖体的次数进行累计,以此来估算用户的加水量,即根据滤芯的净化水量来估算滤芯的使用寿命。由上述可看出,前者没有考虑实际的净化水量;而后者没有考虑水质的差异,也没考虑每次加水的多少及不加水而开盖的特殊情况。因而用上述二种方法来判断滤芯的使用寿命均是不科学的。因此,上述结构的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仍有不合理之处,需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正确判断滤芯使用寿命,确保净水器出水符合要求的饮水机专用净水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包括上桶、下桶和下滤芯,下桶底部设有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装有浮子阀,在安装下滤芯的零件上设置一个可检测该零件内腔的底部有水持续时间的探头,该探头与能将探头上的电极导通时间进行处理并发出提示信息的警示装置相连。
所述的安装下滤芯的零件其底部设有可使其内腔中的水向下流入下滤芯的出水口和可使下滤芯内的空气向上排出的排气口;该零件上还设有将自身内腔分为两部分的隔板,所述的探头设置在其中容积较小的部分内腔,警示装置设在该内腔的上方,所述的隔板底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零件的底部上表面还设有导流筋;隔板底部的进水口、出水口的位置以及导流筋的形状和位置设置成可实现上桶中的水流到该零件内腔的底部后,必须先流经探头位置然后流入下滤芯的功能。
所述的警示装置包括显示屏、电气线路板和电池,电气线路板中装有微电脑芯片。
所述的探头由探头体、两个电极和导线组成,电极竖直固定在探头体上,电极端部朝下。电极在待机状态有一定的电压,当电极被水浸没后,因为自来水中通常含有导电离子,于是电极处于导通状态,电极连续导通的时间就是中桶有水的持续时间,其值基本上与下滤芯连续滤水时间相等,记为ΔT。
本发明饮水机专用净水器有两种基本结构,第一种基本结构:在所述的上桶和下桶之间设置一中桶,所述的下滤芯安装在该中桶的下方,中桶叠放在下桶上,上桶叠放在中桶上,在上桶底板的上方设置上滤芯,在上桶底板的下方设置中滤芯;第二种基本结构:所述的下滤芯安装在上桶的下方,上桶叠放在下桶上。
第一种基本结构:
所述的上滤芯中的滤料可以采用PP棉,也可以采用无纺布,也可以采用微孔陶瓷,上滤芯设计成更换滤料十分方便的结构。微孔陶瓷和无纺布堵塞后可通过清洗来恢复过滤特性,发生破损可更换新的微孔陶瓷和无纺布;而PP棉由于成本较低,堵塞后如果清洗无效,可以方便地更换新的PP棉。所以上滤芯的过滤特性可通过用户的简单维护予以维持。上滤芯的主要作用是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混浊度。
所述的下滤芯中的滤料包括活性炭和中空纤维超滤膜。活性炭利用巨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吸附性能逐渐饱和,活性炭一旦饱和也就表明活性炭的使用寿命终结。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精度为0.1微米,其足以可靠截留水中的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运行一段时间后超滤膜的表面将被水中的污染物逐渐堵塞,出水流量将越来越小。本发明将中空纤维超滤膜堵塞前的过滤水量设计成和活性炭饱和前处理的水量相当,即中空纤维超滤膜堵塞时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基本上终结。
所述的中滤芯的滤料可以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后可以方便地进行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樟焱,未经黄樟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6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