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07541.X | 申请日: | 200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的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一种具良好接地效果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代多媒体相关产品的急速进步,受惠于半导体元件及显示装置的多元与飞跃性的技术演进。已知的显示装置,如阴极射线管(CRT),其发展受限于在空间的利用上与能源消耗上的问题。而现今的科技潮流为质量轻、厚度薄及低能源消耗,因此具有高显示品质,且符合科技潮流需求特质的平面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取而代的而成为显示器市场的要角。
由于液晶显示器属非自发光型态的显示器,故必须提供足够的光源方可达到显示的目的,因此液晶显示器通常是利用背光模块作为其光源的提供者,其功能即在于供应高亮度及分布均匀的光源。背光模块主要由光源、灯罩、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增光膜及外框等元件组装而成。目前背光模块所用的光源的主流为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冷阴极萤光灯管。其中白光发光二极管应用在尺寸较小的显示器,例如手机;冷阴极萤光灯管则应用在较大的平面显示装置,例如LCD TV。
因大型显示器的需求不断成长,随着显示器面积加大,光源的亮度需求也随的提升。但因供应光源用的灯管电流密度增加,易产生热能并导致电流泄漏的情形增加,或因电荷密度的聚集造成静电效应,而损害显示面板。因此,于背光模块的光源组装时,其接地的方式即为一不容忽略的环节。已知常用的背光模块灯管组接地方式为以螺丝或导电铝箔来完成,如第1图所示,已知背光模块100的接地结构包含背板200、灯管组300、螺丝400及导电铝箔402。其中灯管组300由反射罩302包覆灯管304组成,反射罩302为利用螺丝400锁附于背板200上,致使反射罩302与背板200紧密结合而接地。或者另外贴附导电铝箔402于反射罩302上进行接地、亦或者为增进接地效果将两方式合并使用。但无论选择前述何种方式,均需增加螺丝400及导电铝箔402的材料成本,及额外的人工加工成本及人为作业疏失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利用弹片具弯折部的结构,可确保组装后,仍有干涉功能,以达到接地的目的。
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为以金属冲压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弹片于背板或灯源罩体上,藉由弹片电性接触背板及灯源罩体强迫干涉的方式,提供电荷排除的路径。
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利用弹片电性接触的方式取代螺丝锁附及导电铝箔贴附,可降低制程复杂度,进而提升制程良率与生产效率。
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在不增加背光模块组装复杂度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接地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一灯源结构,为设置于背板上,其中灯源结构含有一罩体及设置于罩体内之一发光构件;以及一弹片构件,设置于背板上并与灯源结构的罩体抵触,其中罩体利用弹片构件与背板电性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一灯源结构,为设置于背板上,其中灯源结构含有一罩体及设置于罩体内之一发光构件;以及一弹片构件,设置于灯源结构的罩体上,其中罩体利用弹片构件与背板电性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为:利用弹片构件的弯折部致使灯源结构与背板电性接触以达成接地的目的。以弯折部紧密抵触方式更能确保灯源结构与背板有良好的电性接触,此外,亦可以让灯源结构固定于背板上,以减少背光模块晃动产生的发光元件破裂情形发生。同时,弹片构件可设置于背板或灯源结构的其中之任一上,其设置的位置只要在不影响灯源结构的发光元件发光的位置皆可,制程上相当弹性。
另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还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块,利用弹片具弯折部的结构,可确保组装后,仍有干涉功能,以达到接地的目的。同时,以金属冲压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弹片于背板或灯源罩体上,可藉由弹片电性接触背板及灯源罩体强迫干涉的方式,提供电荷排除的路径。此外,利用弹片电性接触的方式取代螺丝锁附及导电铝箔贴附,可降低制程复杂度,进而提升制程良率与生产效率。更者,在不增加背光模块组装复杂度的前提下,也能提供良好的接地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背光模块接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0 背光模块
200 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7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
- 下一篇:记录方法、卸载方法、及磁盘设备